中医整骨经验心悟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

ID:11179516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_第1页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_第2页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_第3页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_第4页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整骨经验心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整骨经验心悟?132?中医整骨经验心悟2007年2月第2O卷第2期ChinaJOrthop&Trauma,Feb.2007,Vo1.20~No.2叶劲,熊昌源,林吉良,李浩,刘奎(湖北省中医院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武汉430061)关键词骨折;正骨手法;中医骨伤科学?手法介绍?ManipualfiveexperienceofTCMYEJin,XIONGChang—yll~lb,LIN一liang,LiHao,LIUKui.TheAffiliatedHospitalofTCMCollegeofHubei,Wuhan430

2、061,Hubei,ChinaKeywordsFractures;Bonesettingmanipulation;Orthopaedics—Tranmatology(TCM)ZhongguoGushang/ChinaJOrthop&Trauma,2007,20(2):132—133www.zggszz.eom中医骨伤科历来重视整骨方法,认为它是骨伤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对于有移位的新鲜骨折,必须要在弄清骨折移位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骨折复位的需要决定复位方法.骨折移位机制认识得越清楚,由之而决定的复位方法就越合理,越轻柔,越巧妙.

3、1骨折的基本移位骨折后可发生重叠,旋转,成角,分离和侧方移位.简单的骨折,只含有其中的1~2种移位,复杂的骨折可有3~4种移位并存.即任何一种复杂的骨折移位均可分解为重叠,旋转,成角,分离和侧方移位.同一根骨的两骨折断端不能同时出现重叠和分离移位,临床上分离移位比重叠移位少见.在2根管状骨并列的部位(如前臂),骨折后可出现交叉移位,这是骨折端发生重叠,旋转,成角,分离和侧方移位而又同时发生交错的结果.出现交叉移位,虽不可能每个骨的骨折端5种移位齐备,不过至少也会具备其中的1~2种移位才能构成,所以交叉移位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移位….这种移位

4、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且整复比较特殊.2整复骨折移位的基本方法整复骨折移位的手法有:拔伸,旋转,端提,挤按,纵压,折顶,分骨,这7种手法合称整骨的基本手法.由于移位程度有轻重,骨骼有长短,肢体内部抵抗整复的肌肉牵拉力有强弱,因此,需要整复移位的力有大小,而骨折肢体允许整复用力的面积也有大小.这些就决定了同一基本手法,在具体整复用力的方式上会有很大差别,遂从基本手法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手法.例如股骨,胫骨,肱骨,指骨骨折发生侧方移位,可分别用前臂,手掌,鱼际,手指挤按整复.分别称为前臂挤按法,手掌挤按法,鱼际挤按法和手指挤按法(见图1).3整骨

5、手法的活用骨折移位常多是沿着某一条轨迹形成的,这一轨迹的方向就是造成这几种移位的几个外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把整复这几种移位的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移位的骨折端从相反的方向沿着移位的轨迹复位.通过转动的手法,使嵌夹在骨折断端周围的软组织得以松解.治疗骨折应时时注意保护软组织,这是骨折能否顺利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反折手法1a.顺势推挤;1b.加大成角;1C.反折,骨折已复位图2回旋手法2a.旋转移位;2b.回旋;2c.骨折已复位图3端提手法3a.端提;3b.骨折已复位图4捺正手法4a.捺正;4b.骨折已复位(摘自张英泽?《临床创伤骨科学》

6、)4持续牵引的整骨作用造成骨折移位的力有外力,肌肉牵拉力和肢体重力.损伤过程的结束,外力的作用也就消失了.但肌肉牵拉力和肢体重力仍然在起作用,必须克服这两种力的有害影响,并尽量争取把这种有害的消极因素转变为促进骨折整复的积极因潺2007年2月第2O卷第2期ChinaJOrthop&Trauma,Feb!:2:素.位于长管状骨周围的肌肉大多是纵向收缩的,肌力的中心线在骨骼的纵轴上.当纵向牵引时,周围的肌肉张力有一个把骨折端推向中心线的趋势.正因如此拔伸又是其他某些移位的整复基础.肢体重力可使骨折移位,但又可帮助骨折复位.脊柱骨折悬

7、吊复位法,就是一个利用肢体重力整复骨折移位.熊昌源等曾报道一组104例股骨干骨折骨牵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功能练习,除2例因过度牵引发生分离移位改行其他方法治疗外,其余102例全部治愈.股骨干周围有丰厚的肌肉,强大的外展肌群止于大转子,而与之拮抗的内收肌群则止于股骨干与髁部的内侧,由于止点平面不一,一旦发生骨折,容易移位.这种移位不能只靠手法复位,一般都需要骨牵引复位.做好骨牵引是复位的关键,也是夹板压垫发挥作用的基础.顾云伍认为股骨髁上牵引比胫骨结节牵引优越.熊昌源教授临床研究认为:从复位效果看股骨髁上牵引优于胫骨结节牵引;但前者不仅有

8、碍夹板安放和针孔护理,而且有增加膝关节肿胀,形成髌上囊粘连的可能.对成年病例,用斯氏针牵引比用克氏针牵引稳定.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穿针方向要正确,一定要使牵引针与股骨干的纵轴垂直并与水平面平行.只要方向正确,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