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ID:11182502

大小:1.3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10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_第1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_第2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_第3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_第4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英文名称学制授予学位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4年理学学士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4年理学学士080704微电子学Microelectronics4年理学学士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IntelligentScienceandTechnology4年工学学士二、专业培养拓扑图三、学分要求和学院要求课程(一)总学分:143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6学分:公共必修课26学分,学院必

2、修课33学分,专业必修课28学分;2).选修课程50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通选课12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44(二)全校公共必修课26学分(如有变动,以开课单位公布的课程为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单位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大学英语教研室62751585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04031650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年级)22马克思主义学院62757443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年级)22040317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3、论(二年级)23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年级)3404031750形式与政策(三年级)1160730020军事理论22武装部――――体育系列课程-4体育教研部627590951).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学期均开设,学生前三年需修满12学分。按上述年级对应的课程,每学期须选一门。原则上不允许高年级选低年级的课程或低年级选高年级的课程。2).体育课原则上不办理中期退课,如有特殊情况需退课,由学生本人写退课申请,任课教师签字,并报体育部教学主任批准后方可到教务部办理退课。。(三)学院必修课程33学分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学院要求课程,学院为一

4、年级学生设置多种可选的课程培养方案:宽口径型和强化各专业方向型(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学生须满足其中至少一种选课要求。宽口径型培养方案如下:大类平台课2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0201高等数学(I)65一上100130202高等数学(II)65一下200101460线性代数44一上300431141力学B33一上500431143电磁学B33一下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2301数学分析(I)65一上1A00132302数学分析(II)65一下2A00431110力学A44一上5A00431155电磁学A44一下6A说明:要求学生

5、必修1,2,3,5,6各编号课程共20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44学院要求课程1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104831770微电子与电路基础32一下204831870电路基础实验21一下304830041计算概论A43一上404831750程序设计实习43一下5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三上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530计算概论A(实验班)43一上4A04831760程序设计实习(实验班)43一下5A04830540数据结构与算法A(或实验班)43三上6A说明:要

6、求学生必修1,2,3,4,5,6各编号课程共13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四、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职务姓名办公电话教学副院长李文新62753425教务员杨朝晖62756479负责计算机系和智能科学系教务工作教务员李享62755414负责电子学系和微电子学系教务工作教务员董晓晖62755414负责本院大一课程、辅修/双学位及文科计算机课程教务工作44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58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1997年定名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家教育

7、部特色专业。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隶属于学院电子学系,电子学系拥有2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7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含声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量子电子学(自建))。电子学系下设教学研究所、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现代通信研究所(含光通信研究中心、卫星通信研究中心、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