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

ID:18306444

大小:618.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9-16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_第1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_第2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_第3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_第4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字体:大中小】考研书店一.基本情况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学院由12个研究所和中心组成: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光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所、微电子学研究院、信息科学中心。学院覆盖了4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11个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

2、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声学)。其中5个二级学科在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院教学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70余人,博士生导师50余名。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区域光纤通信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5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

3、干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年平均科研经费约一亿元),每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与高水平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数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几十年来,北京大学在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台百万次数字计算机150的研制,80年代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制和应用,90年代纳米电子学、量子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微电子技术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领先的指纹识

4、别系统等等,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关系所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信息领域的人才,为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成果斐然。他们有的在学习期间就在国际重要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部分论文被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录用。在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学院成立以来,先后已有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在国内外各类用人单位中有良好的口碑,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系

5、、所、实验室一览表:系(专业方向)研究机构下属单位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室系统软件与中间件实验室人机交互与多媒体研究室计算机系统与理论研究室信息安全研究室北京大学贝尔实验室软件技术联合实验室北大-Intel新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挂靠)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北大-Intel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室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室人工智能研究室数据库研究室长达电子商务实验室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电子学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工程研究所卫星通信研究室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室电

6、路与系统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光子与光通信研究所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研究所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冷原子物理与精密测量研究室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室原子钟研究室超快光学研究室ULSI科学与技术所新工艺新器件新结构电路国家专项实验室微电子学系(微电子专业)微电子机械系统所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系统芯片所北京市软硬件协同设计高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科学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科学中心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室听觉信息处理研究室多媒体智能信息系统

7、研究室多媒体与智能信息系统研究室心理信息处理实验室二.现行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学风,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能够利用原理、方法和新技术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一、两个研究方向上,能深入、系统地掌握其理论、方法,并了解本专业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

8、和创新激情。能够承担科学研究、工程课题以及高校教学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本学科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博士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