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11187327

大小:7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0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3.01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菲薄/斐然     沮丧/狙击手    炽热/改旗易帜B.嫉恨/狼藉     唠叨/痨病鬼    旋风/泫然流涕C.胸脯/花圃     镣铐/瞭望塔    模糊/顶礼膜拜D.笞刑/怠慢     赡养/禅让制    缄默/间不容发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必修四教科书中,我们将看到人生舞台上惊心动魄的灵魂表演和生命的呼喊,去探索人生应恪守的准则。B.我梦想,在种族主义者猖獗的阿拉巴马州,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或

2、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C.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人们。D.这位大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惶恐,10年后,他总要承担起老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他的父母会是怎样的境遇呢?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无乃尔是过与(过错)                   勒兵下令军中曰(约束)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举起)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栽种)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顺)              君子疾

3、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有能生得购千金(悬赏征求)D.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辞别) 视清季有加(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年成不好,荒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如果在自己的国土上,为神圣的自由事业而武装起来,那么面对任何敌人都是百战百胜的。B.杨二车娜姆说不知郑钧其人,更不知其歌,但是在殷谦看来,她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因为她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造诣。C.政治局八项规定一出,地方政府便雷厉风行,各类会议不再摆花,盆花销量跌九成;军委刚下禁酒令,茅台酒市值一天就蒸发125亿。D.在战国四公子中,就礼贤下士的程度和建立功勋的大小而言,

4、魏公子信陵君应为首当其冲。5.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6.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作为正方,请从《边城》《红楼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的名单》中选一个人物为例,写一个反问句。(3分)反方:如果人性是善的,那么请问:克劳迪斯

5、会做出用毒汁灌进兄长耳中,害死国王,篡位娶嫂之事吗?正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①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

6、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②,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③,犹武夫④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

7、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仲舒为人廉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⑤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