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

ID:11187803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_第1页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_第2页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_第3页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特教学校肢残生教育工作初探摘 要: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群体,因此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或者鉴于学生的身心残疾而对学生过分关爱;或者鉴于学生的身心残疾而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学生过分严厉。溺爱与苛求都有偏颇,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应当根据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关键词:特殊教育 爱 严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残疾学生的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无瑕而又是脆弱、自卑的心灵,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深切的关爱、真心的尊重

2、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教师进行的教育工作才能获得实效。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进而引导、修正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呢?本文认为,教师应当做到随时确立、摆正自己的身份,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一、“爱”与“严”的关系“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严”贯穿在“爱”中,“爱”也要随时体现严格要求,惟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残疾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爱”与“严”不仅传承了“爱”与“严”的辩

3、证统一关系,在其表达与表现上还存在其独特的方面。残疾人教育事业一直把“塑造残疾人健康心理”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因此,特教学校的工作目标、教学目标也离不开教育学生“学知识、学做人”。所以,作为一切残疾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表达与表现的“爱”与“严”异于普通教育。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其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残疾,教育工作者的爱与严不再像普通教育中那种机械的重复,我们应当正确把握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予适当的爱和提出相当的严。残疾学生教育工作中严与爱的结合,要适时地把握机遇、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形成,使学生群体能严格要求自己,并建立

4、深厚的、纯朴的、真诚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师爱、友爱”,从而激发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进而引导学生调适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塑造起健康的心理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这也是我们特教工作领域中特殊的一个表现。二、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任何人都是肉体和心灵的统一,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生理和心理的统一。生理的缺陷,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心理,主要表现在意志、能力、情绪等方面。笔者认为,残疾本身对于残疾人来说就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挫折。对挫折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残疾人面临两个方面的压力:自身的和社会的。自身的心理不

5、平衡、欲望不能实现,社会的歧视、不恰当的评估等,都是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在自身的压力里,发展需求的压力是他们最大的压力。这种由内在的需要引发的压力,比歧视压力造成的伤害都大。残疾人具有健全人一样的情感特点、情感需求和情感规律。但在我们的残疾学生中,其内心却是封闭的,或者出于自身的自卑心理,或者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要让我们的残疾学生能健康成长,就要通过对学生的“爱”4,让他们的心灵与我们教师的心灵相融,感动其心灵,征服其心灵,进而雕琢其心灵。三、“爱”1.对残疾学生教育工作中“爱”的理解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

6、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老师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老师一句话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老师的这种

7、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在残疾人教育领域中更是如此,影响更深远。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的重要。2.对学生“爱”的表达与表现“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老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工作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

8、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