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

ID:1119121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_第1页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_第2页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_第3页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_第4页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微型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爱这土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正确划分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了解艾青的相关文学知识和写作背景。3、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关键语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一、导入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的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谁愿意说?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师:很好!爱需要表

2、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生看图片)师适时解说:2008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2009年的阅兵式,强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这个句式来说话。师: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

3、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屏显:标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二、认识作者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屏显)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淳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诗作格调高昂,建国后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闻一多、郭沫若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最高艺术勋章。三、出示目标师: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屏显)1、了解现代诗的特

4、点,正确划分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了解艾青的相关文学知识和写作背景。3、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5重点:1、关键语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情感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四、初读感知“诵读是理解诗歌的敲门砖”。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屏显:整首诗)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5、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诵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着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也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1、学生自由朗读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

6、调。开始吧!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感情基调就是悲怆深沉师:那针对这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低沉的语调来读,语速舒缓,感情真挚)。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3、教师范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4、全班齐读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地再朗读一遍。五、品读悟情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我们说:“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我们就

7、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师: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5师:其实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谁愿意把这段背景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屏显)知人论世: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