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ID:11196933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_第1页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_第2页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_第3页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_第4页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以《虎妈战歌》为例赵露华(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新闻1102班425199)【内容摘要】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教育方式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背景教育差异文化软实力语文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

2、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教育方式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一、中西文化背景下教育差异(一)审视中西文化,对比中西家庭文化差异“家庭文化是人类的加工厂,她在每一个人身上制造出必要的心理发展因素,把她们培养成各自社会中能起作用的成员。”但中西方家庭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追寻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文化注重长幼有序、相互依靠、义务中心;西方人的家庭文化主要突出平等观念、独立发展、权利意识。[1]P23伦理道德与自由理性。在中

3、国的家庭背景文化下,家庭教育主要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男女地位不平等等封建习俗。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虽为出现固步自封、以自我中心的地步,但仍为改变一些基本的家庭伦理观念。作为家庭成员,家中子女并没有平等的地位,家庭教育的方式仅局限在教育与被教育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扮演被教育的一方创新意识大大地较低,从不会质疑家长或者师长的言行;对于西方的家庭教育来说,自由奔放、理性思维是父母与师长崇尚的基本准则,从而是小孩从小养成自我思考自我创新的习惯,大大地开发了脑力与情商,这也称为当今世界多半核心技术产品存在西方的因素之一。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家庭成员扮演的角色

4、并不是取决于家庭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家庭成员是作为家庭关系的一部分,子女便是父母所属家庭关系的派生物。作为家庭成员中被教育的对象,自我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关键在于他本身对于这个家庭的贡献或是为这个家庭带来的荣誉和名誉,他们是在群体中得到认同的附属品。就西方而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父母与子女而言,存在监护权的关系,父母并不能代表子女做任何违背法律规章的事情,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在与自我本身对于所在社会背景下所做出的社会贡献或自我劳动成果的体现。中庸关系与公平竞争。不同的人所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属裙带关系复杂程度不一。这种现象在中国来说实属普遍且正常,这是大家义愤填膺却不

5、得不认同的社会现象,中庸即中间者,褒贬论情形而定,大多数人会在选择社会关系中处于一种静观其变的状态,经常上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个人,也是一个民族一个集体的历史缩影;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在西方就与中庸关系绝缘,只是在西方更多注重的是能力是否胜任,能力分为智商和情商类,如果两者兼具便会使工作得心应手,对于多数移民国家而言,历史短暂,封建残余甚少,发展速度快,但健全的法律便是约束人行为准则的工具,公平竞争就显得尤为珍贵。(二)中国和西方的教育的特点与差异 教育是我们身边最深有切身体会的事情。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也维系着一个民族前途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方

6、方面面都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对待知识的态度。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谈到西方的教育,不由得让人浮想起电影中课堂上喧哗吵闹的场景。“作业少,活动多”是我们对西方教育的第一印象,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准确。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教育方面,无论是从日常知识的接受或是学校的教育,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对于西方的小孩来说,主动去探索发现从实践得真知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小孩的动手能力和思考习惯。创造力与主动性。在西方的国家,是比较主动的。而说到创造力,西方的中学培养创造力非常的普遍

7、,中国家庭的父母有一种统治的角色,他们有时候鼓励甚至逼迫他们的孩子要更努力的学习,而西方家长并非如此。根据西方大学的一些经验,我们发现中国和西方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国教育的通病。调查表明,98%的高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重或很重,100%的同学都呼吁说要减负,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当问到是否愿意取消高考这一制度时,有25%的同学赞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制度是中国的教育产物,这一现象对于现实而言,并没有可能改变。或许在人均资源稀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