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ID:11202169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_第1页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_第2页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_第3页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_第4页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文献综述研究者用“书法教育”、“传统教育”、“素质教育”等相关语词作为关键词,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0年到200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1104篇;在德州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书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89本。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1、蔡育坤的《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了实施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青少年书写状况令人堪忧,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亟待加强的现实背景下,作者对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地

2、位、可行性和具体实践作了深入研究。深入分析了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灵魂资本,它对青少年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功能,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书法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一致性;由于实施的便利可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教育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接着,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书法(写字)教育的文件要求,借鉴日本书法教育的经验,对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探讨。由于书法的工具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兼具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两个层次的目标,因而具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文章重点分析

3、了“整体育人”和“欣赏领先”两个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作者提炼出“写字育人”的书法教育观,总结出“练眼→练手→练笔→练字→练心→育人”的程序式书法教学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简要介绍。书法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区域内普及书法教育,加强科研十分重要,作者因此提出了实施书法(写字)教育所必需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另外作者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显示了书法教育的作用: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培养了大量书法特长生,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从许多学校通过书法教育走出特色办学成功之路的经验中,证明了书法教育是实佳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并指出了当前中小学书法(写

4、字)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没有落实,东西部地区书法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等。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站在素质教育的立场,加强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建设。最后,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文章再次强调了书法教育的历史使命,对书法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2、曾祥宇《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研究》,主要研究了从中国近代的美术教育史上的“中西融合”、“中西之争”,到现代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提出,大量学者对美术教育中的中西文化的实质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主要是在艺术创作

5、中和教学体系上的中西文化和差别的研究,而忽视了基础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尤其是贯穿到教学当中。作者研究基于这一点而展开。全球化的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美术将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在具有纷繁复杂美术现象的今天,基础美术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并重的学习,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认同,去分辨别美术现象,去汲取优秀的多元文化因子。同时在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意识与品德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关系密切,是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中促使民族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资源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民族文化意识渗透到教

6、学中。3、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了丰富的传统美术教育资源作为中国艺术得以承袭发扬的重要方式,沿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艺术高峰迭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艺术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这些传统美术教育中的优秀理论在今天的学校美术教育中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辉。从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文人画美术教育、宫廷画院美术教育、官学与私学美术教育四个方面概述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方式。重在论述传统美术教育优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对书法艺术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地位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及文人士大夫学画一般采用从学习

7、书法入手来学画的方法,讲究笔墨意趣。甚至以琴棋书画相互标榜,作为自身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文人的书法和绘画教育主要是师徒传承与仿效临摹。唐代张彦远对此期的师承关系有详细的论述:“至如晋明帝师于王庚,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张墨师于卫协,陆探微师于顾恺之,探微子绥、弘肃,并师于父,顾宝光,袁情师于陆,倩子质师于父……各有师资,互相仿效……”。整个魏晋时期,绘画、法成了上流人士、门阀贵族和士大夫圈的有代表性的艺术,而且产生了一批书法世家,最著名的莫过于王氏世家,可见家庭教育之重。二王书法作为时代风格的典范,风靡了东晋以下的宋、齐、梁、陈。宋朝羊欣,齐朝王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