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

ID:11250462

大小:276.0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1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杜甫诗四首本课话题——惜时一、从课本中积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仰望,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人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悠。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我们从这里感受到了诗人面对奔逝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吧,不要等年华逝去时发出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喟叹。二、从自然中积累流水淙淙,不过于招摇,也不消沉。只在那静

2、静地流淌。流向远方,一去不返。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淙淙中,带走了你青丝的乌黑。三、从历史中积累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按他在世时间算,平均三天半就发明创造了一样东西。伟大的陈景润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研究。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硕果,夺取了数学界的桂冠。爱迪生珍惜时间,成就他“发明大王”的称号;陈景润分秒必争,奠定其在数学界不可撼动的地位。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某人的富有而多给时间,也不会因为某人的贫穷而少给时间,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珍惜

3、时间。四、从名言中积累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5.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弗莱彻一、作者简介伟大的人民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会见李白,结下了1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

4、,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至德二年,授官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最高的政治追求,关心社会,忧心人民疾苦是他最大的抱负,所以被后世尊为“伟大的人民诗人”。他以诗记述了安史之乱的横断面,杜诗因而被称“史诗”。作品: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

5、《绝句二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书怀》《三吏》《三别》等。二、背景回放1.《兵车行》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天宝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于是行者愁怨,

6、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兵车行》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这种社会现实。2.《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涵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3.《登高》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

7、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东下。他因病魔缠身,在夔州住了三个年头。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有一天,56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4.《旅夜书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

8、,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2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这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三、相关知识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主要指汉魏六朝)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诗,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