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

ID:11281475

大小:8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1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_第1页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_第2页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_第3页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_第4页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运用改制企业及其职工问卷调查资料,本文研究表明:(1)县以上政府出于财政目标的需要,鼓励并主导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具有自上而下推动的特征,而并非完全像过去主流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改单完全是自下而上推动的结论;(2)地方(社区)政府、改制企业的原经营者、企业职工及社区全体居民在改革后具体企业产权模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鹰-鸽博弈特征,地方社区政府、改制企业的原经营者之间的博弈结果是改革后具体企业产权模式的选择的主要的决定力量。乡镇政府和企业经理共同控制了乡镇企业的改制,普通职工只有被动的参与权;(3)乡镇政府

2、和原企业经理均无选择股份合作制的动力;(4)企业职工对于是否持股并不十分积极、其能否持股取决于多种因素;(5)职工对改制企业在激励机制、决策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6)股权结构对企业生产率影响不明显,它表明所有权结构只是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它也不是改革最终走向"经营者持大股"的逻辑原因;(7)企业改制、特别是经营者持大股企业对就业、企业长期投资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制推进了企业经营水平、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乡镇企业产权改革/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与企业经营绩效  一、绪论  20世纪90年代,被视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定性推动力量和经济改

3、革成功的重要贡献之一的乡镇企业经历了一场如火如荼的产权改革。在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初期,鼓励将企业大部分股份卖给企业职工的"股份合作制"被认为是能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吸引职工对改革给予广泛支持、有利于企业解决资本要素短缺、有利于保障产权改革结果的公平和企业职工就业安全的重要措施,并视股份合作制为探索实现公有制有效形式的新途径。从而,将乡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目标模式,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广泛提倡,甚至还一度被中央政府视为城市集体和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首选模式。江泽民在中共15大所的工作报告中认可并推荐这一改革模式。22  然而,尽管得到官方推崇,乡

4、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及演进并未遵从其既定的"股份合作制"式的改革逻辑,改革的结果也远离其初衷,突出表现在,虽然"股份合作制"始终被推崇为乡镇企业改革的目标,但在此框架内,作为改制结果最主要方面的改制后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已使"股份合作制"变得有名无实。预期的企业职工广泛参与(注:企业职工参与具有多重含义,这里的企业职工参与主要是指职工对改制后企业产权的参与,即职工持有股份占企业总股份的比例。在本研究报告中,"企业职工参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对"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包括改革目标、手段和方式等)设定和产权改革过程的参与。职工企业产权参与和产权改革过程参与这两者之间本质上具有非常强

5、的关联。在职工风险规避意识、经营能力等诸多相关因素既定条件下,假定职工对改制前企业的经营"实际"状况而非表面状况、进而对企业的长远价值预期具有充分信息,则职工是否产权参与以及参与程度,企业未来的价值增值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实际情形是,职工对改革过程参与能力不足(特别是无权参与是否允许将部分企业股份卖给职工的决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产权参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对改革过程参与不足,企业职工很难获得关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及企业长远价值的充分信息,因而即使产权改革允许职工购买股份,信息不对称也会影响职工的购买决策,从而导致股份安排结果的职工参与不足。)的"股份合作制"未成为乡

6、村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模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模式被经理人员控制——"经理(层)持大股"所取代。  为什么股份合作企业(或职工所有制)这个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政府所倡导的改革模式没有成为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主导形式?概要地讲,国内外学界有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假设是从提高企业制度安排的效率出发,认为股份合作制计划偏离了改革的正确轨道,因为职工平均持股的所有权结构存在着制度安排上的无效率。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对于企业经营是至关重要的,职工控制型企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由于企业职工更关心的是工资高低和工作稳定性,若其持有大量股份,职工对

7、决策过程具有更大权力,将使企业很难集中精力于财务目标,职工控制型企业的经营目标很难锁定在利润最大化;此外股权的分散化不利于投资激励,企业将面临投资不足以及职工承担风险过高等问题(周其仁,1998;张晓山等,1998)。另一种假设则是从企业制度安排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出发,认为产权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讨价还价的政治过程,其结果取决于参与此过程的各当事人之间的谈判能力。按照此观点,大多数乡镇企业的职工没有获得股权主要是由于其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谭秋成,1998;Li,1999;Ho,Bowles,andD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