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

ID:11284589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_第1页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_第2页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_第3页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_第4页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朝山者,朝礼名山;名山者因人而名、因寺而名者据多;所谓“山因人名、人因山灵”。因此,朝山的本来意趣:高尚者追寻大德足迹、寻访善知识;世俗者许愿祈福、布施培福、好奇把玩不一而足。无论高尚、世俗,须防止过失,方能得到利益。  (一)朝山礼佛基本素质  1.恭敬心:尊师重教是任何学子的基本素质。没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学问、知识和道德、品质均将一无所获,即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或善或恶或非恶非善无不发自内心的恭敬与否。对佛法僧三宝越能生起无上的崇敬与仰慕,越能趣向无上的利益,因为恭敬心是最起码的条件和前提。  2.庄严心:佛像、佛殿、佛塔、经典、法器及僧

2、伽等等莫不是庄严的,且时刻都在无语地开示着我们。由于我们没有用庄严心去观察、去觉悟,从而忽略了其中给予人们的启示。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又如何能获得庄严道场的相应启示呢?  3.谨慎心:相对于言教,谨慎是身教这一无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将恭敬心和庄严心在言语和行为上加以体现和统一,处处收摄住心的庸浮散乱,去启示去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守戒遵教,成为凡夫俗子的表率,自利利他。  具备此三心素质,罪衍不生,过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还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动念。  (二)恭敬的表达与宜忌  1.朝山拜佛进寺院须知1朝山者,朝礼名山;名山者因人而名、因寺

3、而名者据多;所谓“山因人名、人因山灵”。因此,朝山的本来意趣:高尚者追寻大德足迹、寻访善知识;世俗者许愿祈福、布施培福、好奇把玩不一而足。无论高尚、世俗,须防止过失,方能得到利益。  (一)朝山礼佛基本素质  1.恭敬心:尊师重教是任何学子的基本素质。没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学问、知识和道德、品质均将一无所获,即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或善或恶或非恶非善无不发自内心的恭敬与否。对佛法僧三宝越能生起无上的崇敬与仰慕,越能趣向无上的利益,因为恭敬心是最起码的条件和前提。  2.庄严心:佛像、佛殿、佛塔、经典、法器及僧伽等等莫不是庄严的,且时刻都在无语地开示着我们。由于我们没

4、有用庄严心去观察、去觉悟,从而忽略了其中给予人们的启示。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又如何能获得庄严道场的相应启示呢?  3.谨慎心:相对于言教,谨慎是身教这一无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将恭敬心和庄严心在言语和行为上加以体现和统一,处处收摄住心的庸浮散乱,去启示去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守戒遵教,成为凡夫俗子的表率,自利利他。  具备此三心素质,罪衍不生,过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还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动念。  (二)恭敬的表达与宜忌  1.凡佛经、佛像、佛画、佛具、香花、法物,如用钱“买”或向人“要”,应一律说“请”。  2.凡见佛像,无论泥塑、木雕、纸

5、印等均应视同真佛,不起分别心,如是作观,增福长慧。  3.纸印佛像日久破损,可修补者应尽力发心修补,护持圣相,实不能供时应于佛前言明另请新像,此旧佛像可恭敬焚化。  4.佛像佛相不可做装饰物品。随身之小佛像乃供随处礼拜,兼护身平安用,应心存恭敬,祈求加护,一切吉祥想,宜放在上衣口袋或挂胸前衣内(如洗澡时应将佛像除下)。如放入裤袋,即为不敬。  5.香、烛等不可制成菩萨的形状,香熄像塌或燃烛毁像,均为大不敬,类同于出佛身血,商买之间不知所造无边重罪.  6.迎请佛像、佛经,应恭敬捧迎,不可放在腿上、或单手提携、或垂向膝下、或夹在腋下,宜顶戴或捧于胸前或敬重包装。由于现代印

6、刷方便,初学佛者对佛教经论典籍较易获得,由此也易生轻慢心,犯失意过,不可不察。  7.借阅佛经应按时送还,切忌涂、抹、剪、撕、遗或未经许可动用取走,佛刊佛报佛书应转赠他人阅读,不可任意毁弃或包扎物品等。  8.阅经时,宜洁手净案,身端正、口禁(杂)语、意不散乱,摄心一处,直看经文不可空过。不明大意时反复数遍,自能体会妙旨,切忌退却心志(并当广修供养以助道心、种慧根),阅经时宜捧卷或平放在案架上,不可放膝上,尤其不可将衣帽压在经上。  9.无论诵经、看经、持咒、经行、礼佛、供僧……皆应普皆回向,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归敬三宝,速证菩提。  10.僧是指已求受具足戒的和合众(

7、三人以上的清净团体),并非出家的个人。出家人可通称为沙门,精通三藏佛法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称为法师,和尚是亲教师之意,能授皈、授戒、授法等等,也是对出家的比丘至高无上的的尊称,切切不可亵渎。  11.在家弟子信众见出家二众不依法恭敬、礼拜、供养,是为犯轻慢罪。十方僧伽皆为我师,不只限于皈依师,皈依也非皈依一人,而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这是佛教有别于他教和外道的特点之一),不可分别“你的师父是某某,我的师父是某某”,皈依师是代表常住三宝在佛前为你做个证明,证明你已受“返邪三皈”仪式、忏悔、发愿,回头向善,决定做三宝的弟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