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

ID:11294262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_第1页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_第2页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_第3页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_第4页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探究及实践摘要:针对高职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课程联系性差、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并实践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连环载体+目标产品”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岗位能力、解决专业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脱节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高职;连环载体模块化;课程体系作者简介:陈伟珍(196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莫燕江(1973-),女,广西灵山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广西南宁530023)中图分类号:G712 &#

2、8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092-028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以期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师资不足等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制约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颈。要在短期内解决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单纯从学校自身寻找解决的途径是十分困难的,必须从专业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并行、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

3、合一、教师与技师融合等方面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一、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与企业的生产目标、生产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过去的专业培养过程采用的是“三段式”教学模式,把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实践等课程按照目前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后,理论上学生学完了本专业的所有课程,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生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实际上由于课程之间不连贯,学习过程也没有结合专业对应的岗位工作、没有及时地应用知识、巩固知识,学生容易遗忘,没有办法在工作甚至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巩固及应用,最终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特点,形成千人一面的

4、结局,A专业懂的知识B专业也懂,A专业不懂的知识B专业也不懂,更多的是学生什么专业知识都不懂,什么专业技术都不精,这就是毕业生经常感叹“读书没有用,大学三年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不会干”的原因。8为解决专业培养缺乏“专业特点”的弊病,笔者在机电类专业中尝试了将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一线贯穿,构建“连环载体模块化”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面向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并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以“连环载体+目标产品”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完成整个目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控制、维护等与企业产生流程相一致的工作过程,使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

5、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具备了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就业的竞争能力。二、高职机电类专业“连环载体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1.明确专业方向8首先,要充分调研、征集和参考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专家的意见,寻找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才能以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准确地构建课程体系。例如,机电类专业面向机电产品、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区域内支柱产业,对接机电设备维修工、数控设备电气维修工、自动生产线安装与维护技术员等岗位,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6、,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知识,能操作机床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能分析、诊断与排除数控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故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1)构建“连环载体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原则。在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按照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总体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便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

7、实践课的界限;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吸纳进教学内容中。8(2)构建“连环载体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方法。为了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笔者在认真调研、仔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机电类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机电设备维修工、数控设备电气维修工、自动生产线安装与维护技术员等岗位群任职要求及其行动领域特征,序化机电类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参照国家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