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

ID:11296463

大小:38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_第1页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_第2页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_第3页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_第4页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歙砚产业模式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暑期实践报告10文管赴安徽歙县进行地方传统工业模式研究以歙县为例对歙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涂瑞祥二0一一年六月摘要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的项目名称是“地方传统工艺产业模式研究——以歙县为例对安徽歙砚产业模式的发展研究”。我们团队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走访了小作坊主,歙砚艺术馆,屯溪老街,胡开文徽墨歙砚厂,文化局等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歙砚小作坊生产模式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技艺传承,以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对数据以及材料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歙砚小作坊生产模式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小作

2、坊主保守固步自封,发展前景堪忧;第二、小作坊生产技艺传承困难,后继人才少,对歙砚技艺,歙砚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三、原材料缺乏,技艺粗糙,竞争激烈是制约小作坊发展规模扩大的瓶颈。第四、由于歙砚小作坊主自为政,生产分散性很强,对外缺乏整体竞争力,品牌价值严重缺失,因此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在未来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关键词:歙砚小作坊,传统工艺产业模式问题活动背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歙砚恢复生产,至九十年代末,歙砚产业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歙砚恢复生产,至90年代末,歙砚产业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国有体制下的歙砚品牌成为歙县的支

3、柱企业,歙石资源普查、歙石地质学分析、歙砚文化的研究、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歙砚的政策扶持、对外宣传、规模效应也有目共睹。特别是安徽省歙县工艺厂在六十年代初为寻找歙砚历史源头、恢复开采歙砚的历史名坑、重现歙砚生产盛况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采集并挖掘出“紫云”、“豆斑”、“歙青”、“歙红”等歙石品种。可以这么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安徽省歙县在歙砚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歙砚产业等方面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工厂改制的深入,歙砚制作技艺重回民间,但歙砚的生产与销售并未受到影响,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形势并取得长足进步。2005年歙县被授予

4、“中国歙砚之乡”之美称,“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6年,“歙砚协会”的悄然成立,由此带来了歙砚民间团体的崛起,研究歙砚文化的氛围空前活跃。砚雕家们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有些还自发进入各院校进修,提升自身艺术修养。辛勤雕刻的同时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撰写发表论文,宣传歙砚文化、普及歙砚知识,一些歙砚专著也应运而生。同时大量歙砚作品在近年的工艺美术大奖赛上获奖、好评如潮。黄山市歙砚地方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顺利出台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2008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黄山市正式授牌,包括歙砚制作技艺在内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

5、年5月19日,在歙县文广局会议室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安徽省行知学校、歙砚协会及民间非企业代表以及歙砚专家等参加的“歙砚产业发展座谈会”,就“共谋歙砚发展之路,共商歙砚发展之计”以及“如何发挥民间非企业及社会团体的作用”。明确了歙砚产业做大、做强的方向,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主导、文化引导、市场利导、协力向导”的策略:政府主导体现在政府制定行业指导、行业规划,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奖励机制等,同时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推动歙砚标准的实施及树立歙砚鉴定工作的权威性等,重“造血”功能而非单一地“输血”;文化引导体现在歙砚文化价值观的确立,通过文化引导带来歙砚生产与收藏的热潮

6、,同时做好非遗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市场利导体现在通过市场实现歙砚的经济价值,实现歙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合力向导体现在利用所有优质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创建歙砚生产、销售的和谐、健康发展环境等。因此歙砚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团体崛起的宏观产业链,重现歙砚的辉煌不再只是设想。活动目的:其一、深入调查了解歙砚传统工艺发展历程,初步掌握歙砚发展的的基本情况其二、调研当前歙砚小作坊式生产和个体经营模式下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阻碍歙砚工艺发展的原因。其三、将小作坊生产模式中的优势部分和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融合,提出一种适合现代市场实际需要的产业新模

7、式其四、综合指导老师、业内权威人士、经济专家等多方面力量对方案进行推敲论证,分析其可行性。活动时间:7月3号至七号活动地点:古关路小作坊,艺术馆,徽州古城,屯溪老街,歙县文化局,胡开文徽墨歙砚厂。活动人员:王君10文化产业管理18255387686房凯08文化产业管理13955341682廖泽昊10文化产业管理18725538155谢菲10文化产业管理18226794923李金朋10文化产业管理18725537172赵书生10文化产业管理18255367439涂瑞祥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