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ID:1130347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郭磊邵庆文任文江张静(高青县气象局高青256300)摘要:本文对基层气象台站频繁迁移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迁建费用等方面就如何避免迁站或被迫迁站时的应对措施及建议提出粗浅的看法。关键词:气象台站;搬迁;措施及建议综述准确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尖端科学试验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为此,气象台站必须有一个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观测场地和环境,并长期保持不变,才能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目前我省有相当部分的

2、气象台站的观测环境程度不同的受到破坏,甚至有的被迫迁移,情况相当严重。这不仅造成财力、物力上的浪费,而且使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的代表性、连续性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一、基层气象台站现状(一)基层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现状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有的还相当严重。2007年山东省气象局组织开展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调查评估,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气象探测环境遭到城市建筑包围,影响了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气象观测台站被迫搬迁。以高青县气象站为例,1962年建站,1965

3、年因场地积水迁移,距离原站址直线距离770米,2003年1月1日,因城市开发迁站至县城东郊,距原址8千米;近期,县政府招商在气象局西邻建温泉度假村,主楼高17层,距观测场不到100米,就建度假村影响气象观测环境问题,最终结果仍是被迫迁站。(二)地方政府对于保护观测环境的态度不能说当地政府对于观测环境不重视,但是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城市建设规模化膨胀,当城市建设与保护观测环境有冲突时,政府往往退而求其次,将所谓的中心开发地带----气象台站所在地让位于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三)面临的选择面对观测环境的严重破坏,基层台站一般面临两种

4、选择:改造或迁站。二、如何避免迁站迁站是不得已的事情。要想避免迁站必须从两个层面上去做,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交涉层面。两个层面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目的。(一)技术层面观测场改造就是从技术层面上避免迁站的一种措施,如果能够对现有气象探测环境加以保护和改造,能够消除危害探测环境的因子,比如观测场地适当抬高、砍伐周围超高的树木、拆除违章建筑等,以维护现有气象探测环境。那就可以避免迁站,不但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可以保证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二)交涉层面1、气象探测环境要纳入当地城市建设规划《气象法》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

5、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及保护范围,并将保护范围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镇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稠缪,早作工作,把还未列入城市规划的气象观测场所纳入当地政府城市规划系列,只有这样,城市开发建设时,规划部门才可能考虑到这一点,由此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事情发生。以高青县气象站2003年1月1日新迁站址为例,当时迁站时,就不在政府规划之列,因此,此次城市开发建设,规划部门就不可能考虑到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问题。2、报吁请当地人大等权力机关干预由于城市建设开发等政府行为,气象探测环境将要遭到破坏时,可以吁请人大等机关出面

6、进行干预,因为人大是法律执行的监督机关,他们的出面干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与当地政府沟通气象部门属于双重领导,也是政府一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不受破坏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气象探测环境即将受到破坏时,首先就应该报请当地政府出面制止违法行为,如果效果不佳,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请其与当地政府交涉。4、运用法律武器《气象法》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了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规定“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适当时候

7、要考虑运用法律武器,但应谨慎运用,是不得已而为之。三、迁站对策及建议如果观测场四周已被建筑物包围,视野缩小,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项目的观测受到严重影响,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失去了代表性,或者周围开发建设已成定局并将严重影响观测环境,那么,迁站就势在必行。(一)迁站面临的问题迁站面临很多的问题,其中关键的是选址、迁建费用、新站建设等问题。(二)对策及建议1、选址选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新址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第二,拟建观测场四周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第三,按照

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对比观测的要求,新址与原址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0米、海拔高度差值低于10米,则不需要对比观测。因此选址时应尽量考虑到这一点。第四,要尽量考虑职工工作、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