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

ID:1130548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_第1页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_第2页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_第3页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_第4页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诗歌教学特点 涵咏体验诗歌意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诗歌教学特点涵咏体验诗歌意境摘要: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文学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对初中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效果,就应当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并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关键词:初中;诗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68-02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把握诗歌教

2、学的规律,改进诗歌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诗歌教学的目的,成为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概述71.诗歌教学的目标。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当是综合的、三维的,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初中诗歌教学目标受到了语文教学总体目标的制约,如果要全面地认识、实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目标,就需要逐步实现每个子目标,并将三个子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首先,知识和能力目标。该目标主要包括了解、掌握诗歌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熟记一些经典的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积累;欣赏、品味诗歌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

3、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感受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其次,过程和方法目标。该目标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积极地构建诗歌文本意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鉴赏;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工具书等学习辅助工具,自行清除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大力倡导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式。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浓厚兴趣,抱有积极的鉴赏态度,陶冶情操,不断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并运用现代理念审视诗歌作品,认清诗歌的历史局限和积极意义。总而言之,只有明确了初中诗歌教学的各个子目标,才能够

4、发挥诗歌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诗歌教学作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突破口,通过诗歌鉴赏促进其对其他文学体裁的鉴赏。72.诗歌教学的本质。初中诗歌教学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指诗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着眼于诗歌教学的实用功能与实践性特点。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语文教学对语言的依赖性最大,而诗歌的突破性、实践性、语言的讲究性等往往在其他文体之上。“不学诗,无义言。”诗歌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接触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精髓,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夯实语言功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渊源与演变,提高思维

5、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人文性”指的是诗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重视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的人文性熏陶。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感情,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所以诗歌教学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诗歌的熏陶,诗歌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胸怀、精神、智慧等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夯实其人文精神的基础。73.诗歌教学的内容。初中诗歌教学的内容是诗歌语言、诗歌文学与诗歌文化的统一。首先,诗歌语言教学。诗歌是工具性和人

6、文性的统一,既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教学是初中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品味、揣摩语言文字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扫除诗歌学习中的疑难障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详细剖析重点词句,掌握词语与语法知识。其次,诗歌文学教学。鉴赏诗歌不但要了解诗歌语言,还需要了解诗歌的风格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的类别(如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等)等文学常识,从而培养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欣赏诗歌中蕴含的建筑美、音乐美、意境美,品味诗歌中蕴含的诗情画意。第三,诗歌文化教学。诗歌是重

7、要的文化载体,诗歌负载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负载着广义的文化、知识,记录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心灵历程。诗歌延续的文化既体现在文化底蕴、情思、内容上,又反映在诗歌的载体、形式上。简约的诗经、一咏三叹的楚辞汉赋、朴拙本真的乐府、精工典雅的近体、参差灵动的词曲、自由潇洒的新诗、随心所欲的散文诗,等等,一脉相承的诗歌具有优美的形式,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倡导人文教育的今天,诗歌能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吸收诗歌中的精髓与养分,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二、提高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措施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目

8、前,许多初中教师按照“读、译、抄、背”的思路开展诗歌教学,教师把持着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使得文言文教学毫无活力与情趣。教师口干舌燥地逐字逐句地讲7解,学生一头雾水、昏昏欲睡;教师将黑板写得密密麻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