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

ID:11307210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_第1页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_第2页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府谷县第十四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说课稿《研究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且与高二教材中的“磁场”一章密切相关。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公式确切含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圆周运动特点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方向、向心力的概念。演示实验、课后“感受向心力”小实验的讨论,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公式的含义有明确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先用矢量推导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再由向心加速变的公式得出向心力公式的讲法,而是通过实验说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向心力的作用,其大小可以

2、证明为F=mrω2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变的公式a=rω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向心及其来源;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公式,并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3、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要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入手,理解向心力的概念;2、通过充分讨论向心力来源、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和观察生活的习惯,养成敢于发表自己观点,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教学重点:①心

3、力和向心加速度概念的教学;②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学生现状分析:1.这部份知识课改前是高三年学习的知识现提前了,学生接受能力肯定有限,这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要求。2.学生刚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还不够得法,应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应以指导。教学方法:-3-府谷县第十四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说课稿现代教育目标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

4、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教学用具:向心力演示器、小球和细绳、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学过程:(一)向心力概念:通过复习,演示实验,讲清向心

5、力的概念。(二)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展示情景,提出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悟出物体未获得所需大小的向心力时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问:质量为m的物体以角速度ω做半径r的匀速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究竟多大?引出“探究向心力大小”这一研究课题。2.科学猜想,思维发散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假如你是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向心力大小的人,猜猜看“向心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指出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它不是无根据的幻想,是有客观根据的。猜想是否正确,要靠实验检验。被实验肯定的猜想,就是实验规律;被实验否定的猜想,应该放

6、弃,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以适当提示,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总结出:F向与m、ω、r可能有关系。3.设疑集思,设计实验用投录仪映出思考题:①F向可能与那么多因素有关,怎样研究?②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需观察什么?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4.演示实验,探索研究经过讨论,确定利用课本P28小实验提供的装置进行探究。5.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以组为单位,推举代表发言。-3-府谷县第十四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说课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7、F向确实与m、ω、r有关,并讲明进一步精确的实验得出F向αmω2r,即F向=mrω2。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总结出结论。6.归纳总结,学法指导教师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这也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为造福人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物理教学中应注意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应进行了学法指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向心加速度1.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出公式

8、a=rω2。2.通过练习提醒学生对公式a=rω2及F=mv2/r的正确理解。(题目略)布置作业:1.课后设计实验“感受向心力”;2.课本P29,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