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

ID:11310694

大小:240.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1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_第1页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_第2页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_第3页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_第4页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第三章:IBM战略转型的战略分析第一节IBM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因素:克林顿政府上台后,为了实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干预,由以往不直接干预产业转为推行了一条比较隐蔽但却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这一政策调整的结果是在90年代,在代表21世纪发展方向的一系列产业中,美国重新取得支配地位。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期;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开始持续增长,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达4%,通货膨胀率仅为1.9%,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出现了“两低一高”的经济繁荣景象。其次,高度重视科学

2、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联邦政府通过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来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换代。联邦政府成立相关协调机构——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加大政府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特别是在民用方面的投入,以1995年为例,研究开发总经费约为1830.2亿美元,其总额居世界第一,其中联邦政府支出631.5亿美元,占总数的34.5%。克林顿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飞速发展。(二)经济因素:全球性的供给过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性供给过剩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生产能力过

3、剩已从一国范围的过剩演变成全球性的过剩,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产品价格均处于历史低位,产业边界超越了国界。由于许多产业的范围扩展到全球,竞争已经超出了公司所在国的范围而延伸到其他国家。眼光仅顶住本国市场的经理对效率更高的外国竞争者的闯入缺乏准备。其次,过去20年来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变加剧了一个又一个25产业的竞争。曾经由少数几家企业所控制的寡头制、合并型的国内产业如今变成了零散的全球性产业,大量的公司在其中争夺各个国家的市场,这种竞争导致利润下降,公司必须作出一切努力以提高效率、品质、客户响应和创新能力。(三)社会文化人口因素: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贸易壁垒的取消,广

4、大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的人才储备大大增强,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四)技术因素:1995年前后,因特网开始被商业化广泛应用,移动电话开始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支撑。技术变革最终要的作用是改变进入壁垒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塑。互联网的影响力改变了许多产业的竞争结构。它降低了信息产业的进入壁垒,降低顾客转移的成本。信息产业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也发生了变化,网络成了该产业最主要的增长点,当中,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占据了营业额的2/3。而这种情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新经济时代,效率是竞争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

5、遂成商家追逐的热点。由于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业务模式变化的影响:服务业的增长迅速,利润丰厚。服务可以成为战略性的差异化要素,服务创新成了新的收入来源。早期的服务创新活动存在的大量障碍,已经被大幅度的克服,或者已经降低到可以管理的水平。二、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进行产业环境分析下面围绕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IT产业环境展开对IBM的波特五力分析:(一)潜在进入者:20世纪80年代初,个人电脑市场方兴未艾,及至电脑产业发展到后来,进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网络计算时代时,IBM却熟视无睹。当时IBM的大型机销售利润丰厚,始终一贯的在大型主机上投入可用资源的绝大部分;当涉及到生产它自己的个人电

6、脑战略时,IBM没有自己使用1974年就发明了的RISC微处理器技术和自己26生产设备,而是依靠微软提供操作系统,让英特尔提供芯片。还找了其他公司来生产线路板和打印机。更有甚者,IBM拒绝使用自己的创新芯片技术,从而使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家当时的行业潜在进入者发展壮大,后来反而成了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化增加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加剧了以前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的竞争,它同样为这些市场中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对于IBM的PC产品来说,开放性的系统设计使得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化,使得IBM的个人计算机得以成为市场上的标准,以普及化IBM的占有率。这项作法无形中降

7、低了此产业的进入障碍,许多制造商纷纷加入生产,降低了本身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无形中鼓励了许多潜在竞争者的加入,降低了本身的专利竞争优势与获利的可能性;所以让大群“克隆公司”夺取了市场份额,销售个人电脑的新公司以令人炫目的速度扩张为行业巨头;虽然当时IBM的客户对IBM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但其绝对成本优势较低,同时还并没有形成压倒性的规模经济,因此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大,事实上,苹果、康柏和戴尔等后起之秀迅速变成了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并夺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苹果公司在短短5年内就进入了财富全球500强。到了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