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

ID:11310956

大小:18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 教学人员中级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怎样理解“考试大纲”中的考核要求关键词:“了解”、“理解”、“运用”?   “考试大纲”中对每部分知识点都列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在NTET考试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在出题方面有何不同呢?了解这些,对于我们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会有很好的帮助。   这三个层次的分类来自“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是以布卢姆(B.s.B1oom)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了解/识记、理解、运用、分析、

2、综合和评价,这六个层次从认知的复杂性和难度上来看是依次提高的。鉴于初级考试的特点,“考试大纲”中只涉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领域的前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层次关键词的具体含义和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试准备。   (1)了解: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记忆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如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2)理解: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理解: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

3、)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了解”和“理解”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由此可知,对于“考试大纲”中要求“了解”类的知识,重点需要记忆教材上的内容和材料,可能的试题类型是填空题、选择题等。   对于“理解”类的知识,要求在记忆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能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或结合已有的数据资料进行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可能的试题类型是选择题、匹配

4、题等。   对于“应用”类的知识,要求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或者给定的教学情境中,运用这项知识解决问题。可能出现的试题类型是选择题、操作题等。 2.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什么?   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教育技术和相关的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能力标准”附录中规定的术语与定义作为标准。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现代教

5、育理论和观念,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优化教学,各种技术和方法是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曾经出现了电影教育、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等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实质是一致的,只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教育理念。3.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

6、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具体说来,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

7、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即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环境和资源融人到具体学科教学和学习

8、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最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划分成三种形式: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5.什么是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