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

ID:11322933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_第1页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_第2页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_第3页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_第4页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  摘要收集证据不能盲目地进行,而必须由法律规定的专门人员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活动。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本文主要围绕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技巧展开叙述。  关键词职务犯罪证据收集法律事务  中图分类号:D915文献标识码:A:1009-0592(2010)12-021-02    一、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  收集证据是指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证明的主体运用法律许可的方法和手段,发现、采集、提取证据的活动。收集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的前提和基础。这里讲

2、的证据收集指的是在职务犯罪案件的各个诉讼阶段,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法收集证据的活动。具体来讲,职务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代写论文:  (一)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程序的非法性往往导致结果的错误,因此在我们现在既重实体又重程序的法治环境下,程序的合法性已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个被高度重视的方面。由此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司法解释都对证据收集,尤其是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的证据收集规定了法定的程序,甚至还就每一证据收集行为规定了具体的方式方法。比如讯问的时候,应当首先查明他的基本情况,讯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让其陈述有罪的事实

3、或者作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对提出的反证要认真查核。询问证人,检察人员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的询问证人通知书和工作证。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另外,关于勘验、、搜查、调取、扣押、鉴定等取证的手段和措施规定了相应的条件和程序,以保证取证工作的法定性。  我国法律法规不但规定了检察机关各项取证措施应遵循的条件和程序,而且还明确规定了执法人员违法取证所应受到的处罚。《刑法》第247条规定了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认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

4、罚。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证取证的合法性,杜绝、减少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法逼供或者威胁、利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陈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紧密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任何工作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都很难顺利进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检察机关的取证活动作为一项涉及面广、极其复杂的工作也同样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  人民检察院的职务犯罪案件如贪污、

5、受贿、渎职等,其犯罪人实施犯罪虽然大都利用职权作掩盖,有着很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但是犯罪分子不论其预谋如何充分,手法如何高明,其在犯罪过程中以及犯罪得逞以后,都难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有一些异常现象而被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于心上。所以人民群众当中寓存着大量的犯罪信息。刑事犯罪包括贪污贿赂、渎职等职权犯罪是非常丑恶的社会现象,直接危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切齿痛恨,深恶痛绝。因此,在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着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极大积极性。这表明了取证工作坚持群众原则的可行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依靠群众明确规定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第

6、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这些都为紧密依靠群众进行调查取证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迅速及时  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大都是有一定权势、文化层次和关系网的非等闲之辈,他们一旦意识到了自己被监视、审查或侦查的处境,就会不顾一切地施展反侦查伎俩,如销毁罪证、转移赃物、威逼利诱证人作假证等,给以后的侦查取证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为了防止这种人为因素对证据的破坏,司法机关一定要在犯罪嫌疑人还未来得及破坏证据的时候及时取证。比如,检察机关在立案以后,一般要迅

7、速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并且及时进行搜查和讯问,及早将物证和口供固定。另外,为了保证有关知情人能如实提供证言,侦查人员也应尽早询问证人。如果不及早取证,除了以上一些人为因素阻碍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外,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对取证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时间长了犯罪分子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物证会因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而消失,变得模糊,或受到污染,从而使一些证据失去证明力或证明力降低。比如刑讯逼供案件,如果不及时对被害人的伤情作出鉴定,取得鉴定结论作为证据,那么时问长了被害人的伤口一旦愈合、身体一旦康复就很难再取得有力的刑讯逼供证据。另外,不及时取证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