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ID:11324729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_第1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_第2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_第3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_第4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_第5页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站四小学高原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提问”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有感情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提问”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我们来齐读课题,(出示五壮士的图片)这就是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完成掩

2、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把大批的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痛击敌人,(板书:诱敌上山)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场景,一起去感受那场激烈的战斗场面,我们再来读这部分内容。谁来读?(课件出示)复习:读的很好,当战士们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之后,接下来文章又向我们描述了哪几个场景?还记得吗?(选择绝路、峰顶歼敌、英勇跳崖)新课:好,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继续走进这三个场景去感受五位战士的壮举。我们先来看选择绝路这个场景。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一部分内容。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为了读懂这部分内容,体会五壮士的壮举,我们应该带着哪些问题来读书呢?谁来读?大家想一想。那好了,想

3、好了吗?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来读这一部分内容呢?问题的疏导:1、为什么要选择绝路呢?2、五壮士在选择绝路的过程中怎么做的?3、为什么是壮举?选择绝路好,这回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默读这一部份,边读边画边体会,看你能从哪些重点词句中找到答案。1、首先我们来看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绝路呢?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找到了答案?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是悬崖绝壁。为什么把这条路称为绝路呢?(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是悬崖峭壁?)孩子们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那儿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万丈的深渊,而后

4、面是紧紧跟随的三千多穷凶极恶的敌人,这真是一条绝路啊!2、面对着这条绝路,我们的战士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是壮举呢?你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3、在对生死的抉择面前,班毫不犹豫,大义凛然这是何等的壮举啊!那么其他战士们呢?谁找到了?谈谈你的感受。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是啊,战士们也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大家体会得非常好,那么能不能把我们体会到的战士们的义无返顾、毫不犹豫读出来?我们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面对着悬崖绝壁,面对着万丈深渊——他还斩钉截铁地说,怎么读?谁读读?面对着后面凶狠残暴的敌人,面对着前

5、面的绝路,他却斩钉截铁地说大家一起读。峰顶歼敌过度:好了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又是怎么样峰顶歼敌的呢?让我们走进峰顶歼敌这个场景,那么要读动这部分内容体会五壮士的壮举,我们又该思考怎样的问题呢?那么按照第一个场景提问题的方法,你们来想想这部分内容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呢?(五壮士顶峰歼敌的时候怎么做的?还应该知道什么?为什么是壮举?)好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读读文章的第四到六自然段,边读边画边体会战士们在顶峰歼敌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是壮举?1、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这五壮士真是有勇有谋啊!那么在峰顶歼敌这个场景中最令我们感动的画面是什么呢?2、班长马

6、宝玉猛地举起一快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答:⑴猛地举起磨盘大的石头说明他当时用了尽全力,要和敌人拼搏到底。⑵磨盘大的石头是很大的石头,马宝玉是负伤了的情况下举起磨盘大的石头就更能让我感受到他的顽强,他的勇敢,所以说是一种壮举。⑶马宝玉在子弹都用完了的时候还能想到用石头砸,也说明了他的沉着镇定,和他要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3、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好,孩子们在前文还有一句话也提到了这个手榴弹,谁找到了?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战斗还在激烈的

7、进行着,此时班长马宝玉已经负伤了,战士们的也子弹打完了,漫山遍野的敌人又冲了上来,我们的战士顽强的举起了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狠狠砸向了日军。想象这样的画面,走进这个场景,练习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指名读。英勇跳崖过度:在战斗的最后关头,面对步步进逼的敌人他们毅然地选择了——英勇跳崖。那就让我们走进最后这个场景!根据读懂前两部分内容的方法,想这一段提什么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怎么跳崖?为什么是壮举?)那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读读这一部分。边读边画边体会。好,谁来谈谈你的感受?用他们五个人的生命换得了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平安,他们怎么能不高兴?五壮士用自己的

8、壮举,向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