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

ID:1132913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_第1页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_第2页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_第3页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_第4页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提高教学效率方法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模块化—专题式课程结构设计,是建立在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思想与价值三维目标教学理念上的,随之促使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巨变,既以36个课时完成一个教学模块的时限性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我是从课标总体计划和设计,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整合,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教学探索的。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以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以往的通史式课程结构。随之而改变的是过去一学期一本历史教

2、材的教学时间恒定模式,代之以36个课时一个模块的时限性模式;又由于新课标内容组织的线性序列,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的方式构建,使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旧教材出现了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等特点。这就使得:“如何在36个课时里,既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又要实现新课标下素质教学目标”的问题,成为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5第一,对高中三年将实施的历史模块教学有一个大致的内容(主要指选修模块的数量和内容)和时间上的计划和安排。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工作。新课标的模块教学结构,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计划性。

3、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36个课时一个模块,不要随意打破。否则无限制的拖延模块的教学时间,打乱的是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计划;其次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新课标打破过去,从内容到形式上天下一统的僵化恒定模式,显现出更加灵活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质、学生高考方向选择和选修模块内容的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整体设计。在历史模块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可依据学生的素质状态,适当规划教学节奏(课时量分布的不均匀)。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更是会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历史教学内容上,在新课标下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需要增补必要的历史知识。为提高学生的

4、历史分析素质,教学引导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现实社会事件,就其共同点给予学生具体的分析(如;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金融改革——国家调控)。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规划三年教学内容(主要是选修模块)和教学时间。规划时,既要考虑历史学科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学生整个高中学习领域的整体性,还要高考大纲的指导性要求。所以该项工作应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这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都是新课程研发者”的精神。5第二,对即将实施教学的专题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新教材的时限性特征就意味着,教

5、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无法继续;教师年复一年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的生存状态已被打破;教师在新课标下,根据学生素质、教学需要可随意处理教材和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因此,就必须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对36个课时里完成一个专题教学予以设计,还要对一个单元、甚至是一课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教师和学生互动探究、教师与学生活动课时分布、学生的作业类型、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要发挥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外,还需要教师们联合设计和集体备课。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新课标下的教学效

6、率。第三,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新程标是国家实施现代化教育改革意志的体现,是不能动摇的。在新课标所体现的素质教育宗旨下,新课标教材编写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置。5如何依据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是教师把握新课程的时限特征,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以下是我对新教材内容六大方面整合的探索。一、一个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三个必修模块的编写顺序,都是先中国

7、史再世界史,线索固然很清晰,但是如何解决各单元的衔接问题和中外历史的过渡问题呢?为此,我将必修模块各单元的先后顺序,依据学生的素质能力做适当调整。基本指导思想是同时代的中国史和西方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在加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凸显历史的整体感。二、一个单元内部的节与节之间内容的整合在36个课时里完成一个专题教学,有必要依据课标,对某些单元内部节与节之间的内容进行合并式整合,从形式上看,是两节课的内容合成一节课,但绝非简单的合并和删减。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展现,对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及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究掌握的知识,进行删减或略

8、讲。还要依据高考大纲的指导,对要求一般掌握的知识和高考不涉及的内容略讲或学生自修。另外,由于新教材的专题式编排体系,有些章节的内容特别多,从课时上无法再作出删减,但极容易超出若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