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

ID:11338518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_第1页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_第2页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_第3页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论文【关键词】肺部肿瘤放射线诊断(一)肺错构瘤图像特征X线正位胸片:右肺门可见一圆形致密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分叶,病灶中央可见钙化密度影,周围肺野无异常表现。CT增强(纵隔窗):(1)病灶位于上叶前段支气管开口与纵隔之间;(2)钙化区中央可见点状低密度,CT值为-75.5HU,提示为脂肪成分。CT薄扫(纵隔窗):(1)左舌叶见结节状病灶,境界清晰;(2)病灶内见沙粒状样钙化。影像诊断右侧中央型错构瘤;左舌叶周围型错构瘤。临床提醒错构瘤并非真性良性肿瘤.freelm,部分边缘模糊;(3)小血管

2、向病灶集中。影像诊断左上叶后段周围型肺癌;右下肺早期周围型肺癌。临床提醒影像学检查对于肺癌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检出病变,并进一步确定性质。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影像学表现为孤立结节或肿块,因此易于被X线平片或CT发现。目前,肺癌筛检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胸透或摄胸片,数字摄片(CR、DR)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但对于较小的及较隐蔽的肿瘤(如与心影或膈肌等重叠的肺野),则容易漏诊,常规CT检查虽然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较高,因全肺检查辐射量大。而不能作为肺癌的筛检常规;国内外大量研究证

3、明,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而其对人体辐射量可降至安全水平,作为早期肺癌的有效筛查方式完全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对于检出的肺内结节或肿块进一步定性,依然是影像学面临的难点和重点。典型的周围型肺癌可表现为:①肿瘤边缘的特点:分叶征、边缘细短毛刺征;②肿瘤内部的表现: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征等;③肿瘤邻近结构的改变:血管聚集征、小气管通入征等;④对胸膜的牵拉:胸膜凹陷征;⑤CT增强检查:增强幅度20HU,时间一密度曲线上升速度快,血流灌注高等特点。CT较X线胸片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通过H

4、RCT及多层螺旋CT重建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内部特征及病变周边和邻近结构的情况,通过CT动态增强检查甚至CT灌注来进一步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值得重视的是,影像表现类似炎症、结核的周围型肺癌不在少数。笔者曾耳闻一医疗纠纷案例:某院医师据影像诊断,给一老年患者开了半年的抗痨药物,不料5个月后病情加重,经检查诊断为肺癌并两肺及全身多处骨转移,后患者家属向院方提出了10多万元的巨额索赔。因此,对于影像诊断肺炎或结核的病例,如缺乏充分临床支持,应格外小心,一定要要求患者治疗中短期复查,以防误诊。(三

5、)中央型肺癌图像特征X线后前位胸片:(1)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其下界呈横“S”形,右肺门增大;(2)纵隔轻度右偏,提示右上肺不张。CT平扫(肺窗):(1)右下肺门增大,边缘不规则;(2)肿块远端斑片状模糊影,提示阻塞性炎症;(3)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变窄。CT增强(纵隔窗):(1)肿块显示清晰,呈中等程度强化,以周围为著;(2)肿块见浅分叶征。CT增强(纵隔窗):(1)左肺门巨大肿块,边缘不规则,见明显分叶;(2)同侧肺门舌叶支气管开口闭塞,右肺门支气管结构正常。CT平扫(纵隔窗):1.右肺门等密度肿块,远侧肺不张

6、“黑箭”,两者分界不隆,边缘形成“S”征;2.中间段支气管变窄,背段支气管开口闭塞;(3)两肺见转移性结节。影像诊断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并右上肺不张;右下肺门中央型肺癌;左肺门中央型肺癌;右肺中央型肺癌并肺不张、两肺内转移。临床提醒以上4例均为中央型肺癌,但不同部位的中央型肺癌其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支气管阻塞程度。“3阻”征是中央型肺癌各期的不同表现。早期病灶局限于支气管内,导致活辦性的通气障碍,表现为远端气体呼出受限而进入正常,呈局限性的阻塞性肺气肿改变;由于分泌物的排出不畅随之出

7、现阻塞性炎症,在肺窗CT或平片上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完全阻塞支气管后则出现远端肺不张,最典型的表现则是右上肺的中央型肺癌,其肺门肿块和远端不张的肺叶构成横“S”形改变。CT对局限于支气管内肺癌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胸片。CT可清晰显示受累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狭窄等改变,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多方位重建图像,使得支气管内病变显得更清晰、直观;另外,CT对于肺门、心后脊柱旁肿块的显示及肺内早期继发的阻塞性病变也优于X线平片,CT增强检查还可明确显示肺门及纵隔肿大的淋巴结。需注意的是:当中央型肺癌较小时,有时X线平片易漏

8、诊,应尽量建议复查或CT检查,有时病灶太小,难与肺门血管区别,则需要增强扫描。有时肺癌引起大片阻塞性肺炎或大量胸水使病灶“淹没”,则需要进行薄层或HRCT检查,亦可抗炎和掳胸水后复查,以明确病灶。条件允许也可建议纤支镜或穿刺确诊。另外,根据笔者经验,只要肺部发现病灶,无论其大小,均应尽量进行薄层扫描或HRCT扫描,以发现更多的诊断信息和依据。肺门部肿块有时也需要和一些其他疾病相鉴别,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