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ID:11342212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摘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即标志着疾病已至晚期,其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在治疗上颇为棘手。为了探讨本病的治疗规律,我于06-08年以中医辩证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本文针对06-08年收治的32例(其中治疗组20例,西医对照组12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83-2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本资料32例患者均为我科2006年-2008年住院病例,均

2、符合以下条件:(1)全部有腹水,其中10例因合并不同程度的腹水感染。(2)具有肝功能损害候群,如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比值倒置,血清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有肝性面容、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等内分泌机能失调表现。(3)具有门脉高压候群,如脾肿大、食道下端胃底静脉曲1张、脾功能亢进等。(4)HBsAg或其它抗原抗体指标为阳性。1.2一般情况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6岁以下4例,37-50岁15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3例。首次腹水12例,出现2-4次腹水者20例。本次腹水病程(1月7例、1-3月5例、5月7例、6月以上13

3、例)。1.3临床表现治疗组20例,合并胸水3例(15%),肝昏迷2例(10%),腹水感染7例(35%),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5%),败血症1例(5%),肺部感染2例(16.7%),本组12例检查腹围平均为84.7厘米,血清胆红素>1%毫克4例(33%),凝血酶原时间>14秒7例(58%)。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适当配合西药治疗。(1)脾虚水湿型:证见腹胀尿少,午后为重,纳差,饭后腹张,大便溏泻,倦怠乏力,下肢水肿,苔薄白,舌质淡红,边缘有齿痕、脉细,治宜健脾益气,渗利水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合

4、五皮饮加减。共9例。(2)肝肾阴虚湿热型:证见腹张,尿少而赤,食欲差,口干,腰酸膝软,头晕目眩,牙龈或鼻腔出血,或有手脚心热,舌光2红,或剥红,脉弦细或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清利湿热,方用知柏八味丸合猪苓汤加减。共3例。(3)气阴两虚:证见腹张尿水,倦怠乏力,或卧床不起,纳差,气少懒言,手脚心热,以午后明显,或有口干,咽燥,下肢水肿,舌质红,少苔或剥红,脉细软无力。治宜益气育阴,清利水湿,方用益气育阴方(太子参、天麦冬、石斛、黄芪、五味子)合五苓散加减。共3例。(4)脾肾阳虚水湿型:证见腹张,午后为甚,尿少而清,形寒肢冷,腰酸膝软,纳差,食后腹张,大便溏薄,日行数次,下肢水

5、肿,苔薄白,舌质淡,边缘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渗利水湿,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共2例。(5)水滞水湿型:证见腹张,尿少,两胁胀满或胀痛,暖气或夭气则舒,精神抑郁,头胀少寐,纳少乏力,苔薄白微黄,舌质淡红,脉沉细稍弦。治宜理气渗利,方用柴胡疏肝汤合五苓散加减。共2例。(6)湿热蕴结型:证见腹张,尿少而赤,胸闷纳少,口苦,大便多秘结,或有黄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稍数。治宜清利湿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仅1例。由于本病均有不用程度的面色晦暗、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质硬、或有舌质紫斑等瘀血证表现,故均辅用赤芍、丹参、桃仁、泽兰、地鳖虫、莪术、三棱等,每剂用2

6、-4味。本组中有13例于治疗一周加用西药利尿剂以增强利尿,3短程(3-4天)、间歇(5-7天)或联合应用。用双氢克尿塞每次25毫克,一日三次者6例;速尿20-40毫克,一日3次者2例;速尿40-60毫克肌注或静注各1例;速尿针剂60-80毫克,加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4例。应用上述利尿剂的同时,每日补充氯化钾3-6克。并发肝昏迷、肺部感染、原发性腹膜炎、败血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别予以抗昏迷、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本组病例均不用血清白蛋白与血浆。2.2对照组:12例患者全部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应用利尿剂或补充血清白蛋白等。对并发肝昏迷、原发

7、性腹膜炎、败血症、肺部感染、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别予以西医方法抗昏迷、抗感染、止血等。两组均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限制液体输入。3治疗结果:按上述疗效标准统计,治疗组20例种,获显效16例(80%),好转1例(5%),无效3例(15%);对照组12例中,获显效4例(33.3.%),好转3例(25%),无效5例(41.7%)。无效病例中治疗组3例死亡,对照组2例死亡。治疗组20例中有8例单纯用中药治疗,皆获显效。(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治疗组2016(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