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2 粉尘分散度测定

实验六-2 粉尘分散度测定

ID:11387674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1

实验六-2 粉尘分散度测定_第1页
实验六-2 粉尘分散度测定_第2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六-2 粉尘分散度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六-2粉尘分散度测定(滤膜溶解涂片法)  粉尘分散度是指空气中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分布程度,用百分构成表示。有数量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两种,我国现行卫生标准采用数量分散度。[原理]采样后滤膜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粒子的混悬液,制成涂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测定。[器材及试剂]醋酸丁酯;小烧杯或是小时管;小玻璃;玻璃滴管或吸管;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目镜侧微尺。[操作步骤]1.将采有粉尘的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放入小烧杯或试管中,用吸管或滴管加入醋酸丁酯1~2ml,用玻璃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一滴置玻璃片上,均匀涂布,待自然挥发成透明膜,贴上标签,注明

2、编号、采样地点、日期。2.物镜测微尺是一标准尺度,其总长为1mm,分为100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为0.01mm,即10μm(实习图5-1)。3.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将待定的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镜筒内,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线,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400倍~600倍放大倍率,调至刻度线清晰,移动载物台,使物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与目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相重合刻度线间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数(实习图5-2)。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刻度的间距(μm):目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a/b×10(μm)a:物镜测微尺刻度数;b:目镜测微尺刻

3、度数;10:物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如实习图5-2中,目镜测微尺45个刻度相当于物镜测微尺10个刻度,则目镜测微尺寸1个刻度相当于:10/45×10(μm)=2.2μm4.取下物镜测微尺,将粉尘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粉尘粒子,然后在标定目镜测微尺时所用的放大倍率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每个粉尘粒子的大小,见实习图5-3,移动标本,使粉尘粒子依次进入目镜测微尺范围,遇长径量长径,遇短径量短径,测量每个尘粒。每个标本至少测量200个尘粒,按实习表5-1分组记录,算出百分数。实习表5-1粉尘数量分散度测量记录表单位     采样地点    采样时间滤膜编号

4、      粒径(μm)〈22~5~≥10总计尘粒数(个)百分数(%)100%测量者      [注意事项]1.所用器材在用前必须擦洗干净,避免粉尘污染。已制好的涂片标本应置玻璃平皿内保存。2.当发现涂片标本尘粒过密,影响测量时,可再加入适量醋酸乙酯稀释,重新制作涂片标本。3.已标定的目镜测微尺,只能在标定时所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率下应用。4.应选择涂片标本中粉尘分布较均匀的部位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5.本法不适用于可溶于有机溶剂中的粉尘和纤维状粉尘,此粉尘应改用自然沉降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