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

ID:1139516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_第1页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_第2页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_第3页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_第4页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与分析托尔斯泰和老子学说间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从来都不是古井静水,而是像小河之水总是流入人类文化的汪洋大海,彼此吸收,相互作用,从不因时间和空间的相异而阻隔,只要社会发展的截点相似或相近就会产生新的景观。俄国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托尔斯泰的思想一旦吸收了我国孔子、孟子、墨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学说就放射出自己特有的宗教观的火花。列•尼•托尔斯泰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相距两千多年。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一个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思想家、世界文坛的泰斗,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但他们所经受的变革社会的激荡是相同的,他们都目睹

2、了旧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传统习惯与新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习惯之间的撞击,感触到动荡、混乱时期人民渴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的脉搏,也都有一颗强烈的拯民救世的心。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他们都探求了拯民救世的“良方”。由于他们受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因而,开出的“良方”药味有同有异。本文就两份“良方”开出的社会背景“,药方”同中有异“,药效”程度等方面做个比较分析。一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残喘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近寿终之年。农奴制社会无忧论文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起义的浪潮日益高涨,革命民主主义者为争取实

3、现革命的斗争日趋激烈;当农奴制度已摇摇欲坠时,一部分“贵族阶级意识到自己手里除了农奴制度外再也没有其它特权了,因此就死死地抓住农奴制不放”,[1](P.199)另一部分认识到只有在革命未爆发之前做必要的改革才能保住统治地位的明智的贵族也主张改革。贵族阶级的各种特权心态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诏示而了结。迫于形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3月3日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农奴制社会到此划了一个句号,俄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时期。这场改革只是统治阶级为了确保统治地位、取得长期的统治所采取的不伤筋骨、搔痒式的改良。社会变革后的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仍然没有得

4、到解决。在废除农奴制时农民得到的不是一块份地而是新的封建赋役。农民交出赎取份地的赎金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地价,赎取的份地只是贫脊的、地质极差的土地,而仅仅具有永久使用权,在法律上土地仍是地主的财产。“刚刚摆脱农奴制度获得了自由的农民发现这种自由不过意味着破产、饿死和城市‘底层’的流浪生活等等新灾难罢了”。[2](P.218)统治阶级的生活愈加侈奢,人民的生活贫困与日俱增,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农民仇恨、愤怒的火焰在不断燃烧,并且越烧越旺。时代感智者托尔斯泰,他了解俄国,了解俄国的农村,特别了解俄国农村的农民,了解他们“要求彻底解除官办的教会,打倒地主和地主政府,消灭一

5、切旧的土地占有形式和占有制度,扫清土地,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小农的社会生活来代替警察式的阶级国家”的思想、心态和情绪。然而托尔斯泰和“追求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农民”一样,不能完全清晰知道“这种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要用什么样的斗争才能给自己争得自由”。[3](P.371-372)托尔斯泰的那颗善良的心、拯民救世的责任感驱使他自觉地踏上了寻求他的真理的征程。在俄国封建农奴制崩溃,农民资本主义制度渐趋形成的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手工业、商业也随之在诸侯国间得到了广泛发展,经济的张力使诸侯国进

6、一步兼并,频繁的战争又促使旧的宗族制度逐渐在破坏,新的家族制度逐渐在兴起;旧的领主阶级逐渐被新的地主阶级所代替;旧的农奴阶级逐渐被新的农民阶级所代替。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历史实质上是土地兼并史,财产掠夺史,人民血泪史。东周王室衰败、贵族奴隶主没落、生灵涂炭的现实给了在兼并中没落下来的中小领主贵族的老子以极大的痛苦。时代的变迁动摇了人们原有的传统习惯、道德观念、人生观念。旧的一切业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新的一切还未完全形成。老子带着没落的痛苦和经受纷争的烦恼,对人世纷繁的问题进行艰苦的探研,企图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找到救世治世的办法。二时代的仇恨、愤怒、泪水和血腥造就了老子,为

7、老子提供了研究的内容,也激起老子强烈的研究欲和救民治世的责任感。老子站在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上对宇宙空间,自然界的万物,人类社会的盛衰、纷争和人的存亡、祸福,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指出了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救民治世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创立了道家学说。托尔斯泰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民众到处在寻找“良方”,西方的文明与科学不是他所要的“良方”,马克思的阶级论、科学共产主义也不是他所要的“良方”(托尔斯泰曾研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并说如果考试可以合格,但觉得没有新东西),最终,他还是以他所信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