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

ID:11403102

大小:90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1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_第1页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_第2页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_第3页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_第4页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第三章案例公司光明乳业的现状及管理层盈余管理倾向3.1光明乳业公司概况构成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元素非常丰富,集合了国内外投资还有民间资本的股份,但其决定权掌握在国家手里,光明乳业的股份制形式是在2000年的11月17日才产生的,其促成因素是国内的上实食品控股、上海牛奶(集团)、东方希望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等公司以及国外的大众交通(集团)、“达能亚洲”等公司进行的变更。公司经营活动的主体是研发新的牛奶产品,之后以光明的品牌进行生产包装,推向市场。2002年对光明乳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它获得600597的代码,成功跻身A股一员的日子。随

2、后的一年,光明乳业继续改头换面,获得了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名字。2002年8月14日,光明乳业首次股票发行量为1.5亿股,面值总额为1.5亿元人民币,发行范围涵盖了所有市场参与者。这次发行确立了光明乳业的股权结构,出资人以76.96%的比例,501,182,850的股数稳居统治地位,其余的份额均为流通股。之后随着时间和经营环境的改变,光明乳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多次改变,在2009年年底上海牛奶(集团)公司凭借367,498,967股的总量入主股东团体。光明乳业良好的公司结构和在市场中出色的表现成为其获取国资委准许进行股权激励试点的最佳助力,随着2010年1月的激励计划被公告,激励机制开始在光明

3、乳业中运行,使其实现了上海市上市国企股权激励零的突破。不久之后,控制权又更迭到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控股数为314,404,338股,达到了股份总数的30.18%。3.2光明乳业股权激励方案简介光明乳业的激励选择了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设置广泛,从高管到业务骨干一应俱全,同时也照顾到了为公司带来良好价值的基层员工,在激励股票的分配上,由104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推动公司经营成果的销售精英和技术骨干等占有815.69万份,另外由所创造的价值被董事会评测认可的普通员工分享60万份,激励的总数为875.69万股,未超过股本总额10%的限制。激励股票的性质是普通股,具有激励对象这个固定的指向性,同

4、时计划中列示,公司替激励对象承担的股价为10.10元/股,而需要自己购买的价格部分为4.7元/股,计划价格是根据公告发布前20个交易日中股票交易总额与对应交易总量比值的一半确定的。光明乳业股权激励计划分为两个时期,禁售期和解锁期,禁售期是从授予日起两年的时间,解锁期是禁售期之后的三年。相应的业绩条件为,2010年9月27日的授予需要满足2009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不低于75%的经营条件,并且这两项数值都要比2009年之前连续三年的公司和行业平均水平高。再看解锁条件,第一个解锁期规定了2010年和2011年的经营目标,即超过94.80亿

5、和113.76亿的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90亿和2.28亿的净利润水平,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底限分别为8%和85%,第二个解锁期和第三个解锁期中对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比重的要求与第一期相同,区别在于营业收入总额分别增加至136.51亿和158.42亿的最低限额,同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73亿和3.17亿的水平。3.3股权激励下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倾向股权激励作为牵引授权人与被授权人的收缩线,其目的在于减弱偏差,将两者的利益方向调节一致,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约定,当管理层的利益方向逐渐接近股东,并且达到规定的条件时,管理层就可以将奖励的收

6、益纳入囊中。因为激励的超额回报是受业绩和计划本身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为了使自身的回报达到最优,光靠正常的经营十分困难,这时经营者就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资源优势,并操纵公司的财务数据,伪造一个理想的经营水平,依靠这些盈余管理的手段,那些本来遥不可及的业绩制约也可以变成现实,从而满足管理层最佳所得的需求。通过对计划本身的条款进行观察,寻找相应的特性,对于发现管理层实施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和程度的高低有很大的帮助。分析如下:第四章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以光明乳业为例4.1光明乳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根据对股权激励及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盈余管理的重要特征包括:管理

7、层的控制行为导致盈余操纵,使股权激励的业绩约束条件变的宽松。接下来本文将对光明乳业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盈余管理行为是有着不同方面的,大体上包括对应计项目的操作和真实活动的控制两方面。对应计项目的操作通常不违反会计的规范和准则,只是对报表数据的把控,因此不会改变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值,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也较容易被察觉。但对真实活动的控制就没那么明显了,因为这涉及到了企业真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