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

ID:11404407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_第1页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_第2页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_第3页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_第4页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畲族和畲族语言的思考(游文良)发布时间:2007-11-17  来源:罗源湾之窗  作者:游文良  点击数:【字体:大中小】       笔者在长期调查、研究畲族语言中,经常会牵涉到畲族的历史,特别是畲族族源的问题。于是,对畲族的形成、演变、发展和畲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发展的关系问题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思考,即把这两个分别属于史学和语言学的问题联系起来研究的思考。过去,史家和语言学家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里研究畲族的族源和畲族语言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也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章,但毕竟受各学科局限性的影响,对这两个问题尚未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也可以说,尚未形成一个大家信服的结论。假如,我们能跳

2、出各自学科的框框,站在更高的层次,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观察、研究,也许会看得更全面、更深入些。本文就是试图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观察、研究的初步尝试。   上古时期、长江以南,即我国南方的大片土地上,其主体民族是“百越”和“南蛮”①。周秦、两汉至隋,中原有大批汉人陆续南下,进入百越、南蛮聚居的江南一带,与那里的土著民百越和南蛮发生了民族交融,中原的汉文化就在这时期逐渐融入百越、南蛮文化中,上古汉语也是这时期逐渐融入古越语和古南蛮语中;同时,越文化和南蛮文化也逐渐融入南下汉人的中原汉文化中,古越语和古南蛮语也逐渐融入了南下汉人的上古汉语中。当时江南的吴国、楚国和越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里建立起来的

3、。当时从中原进入江南的汉人中有两支队伍是值得注意的,一支是亡命者、被流放者和避乱逃难者,这些人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一进入江南,为了生存,很快就融入当地的土著民中去,向土著民学习适应当地生活的本领;另一支是中原派驻江南的将士,这些将士刚进入江南时,也许还挺威风地抓捕、镇压土著民,时间一长,当他们意识到返注回中原无望之时,就不得不替自己安排今后的生活了。于是,许多将士娶土著民妇女为妻,成家立业,定居在江南。陈衍的《福建方言志》说,福建方言称“妇女”为“诸娘”,这个“诸娘”就是指闽越王无诸治下的闽越国的妇女。民间传说“诸娘”是当时中原驻闽将士对所娶的闽越人妻子的称呼。上述的两部分南下的中原

4、汉人进入江南融入土著民中,对加快南下汉人与百越、南蛮的融合,加快上古汉语与古越语、古南蛮语的交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下汉人与百越融合后的古越族后来分化为两支:一支演变为操壮侗族语言诸民族,另一支是聚居在闽、粤、赣交界区里的,于隋唐之际与上承南蛮的湖南武陵蛮的一支融合成为畲族。与南下汉人的上古汉语融合后的古越语也分化为两支:一支是演变成为壮侗语族语言,另一支是聚居在闽、粤、赣交界区的古越人后裔的古越语在隋唐之际与进入闽、粤、赣交界区的武陵蛮的古南蛮语融合成为古畲语。  与南下汉人融合后的南蛮后来分化为三支:一支是后来的苗族,一支是后来的瑶族,另一支于隋唐之际进入闽、粤、赣交界区与那里的古越

5、人后裔融合成畲族。融入上古汉语后的南蛮语也分化为三支:一支是苗语,一支是瑶语,另一支是隋唐之际进入闽、粤、赣交界区的武陵蛮使用的南蛮语与那里古越族后裔的古越语融合成为古畲语。融入古越语、古南蛮语的南下汉人的上古汉语演变成为今天的汉语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等。   上文所述就是上古时期南下的汉人及其上古汉语与江南的百越及古越语,南蛮及古南蛮语融合的概况。 综上所述,上古时期的百越、南蛮应是畲族最早的源;古越语和古南蛮语应是畲语最早的源。现在占全国畲族总人口99%的畲族所使用的畲语(下简称现代畲语)、壮侗语族语言、苗瑶语族语言以及闽、粤、吴、湘等汉语方言可以证明上述的历史事实。现择要举证如

6、下。 1、现代畲语动词“有”叫[ho(1)]。这是上古汉语词。“有”,中古汉语是云母(喻三)字,今读应是零声母,中古的云母上古汉语是匣母,今读h声母。现代畲语“有”读h声母,说明它是上古汉语词。“有”,全国各地畲语都读[ho(1)],说明这是畲族尚未离开闽、粤、赣交界区的读音。“有”,汉语闽、粤、吴、客方言都不读[ho(1)],说明畲语的“有”不是从这些汉语方言融入的。“有”,湖南江水话读[hou(4)],宁远话读[xeu(5)]、东安话读[fau(6)]。这些汉语湘方言“有”的声母h、x、f与上古汉语匣母对应。说明这些湘方言的“有”是上古汉语音,与现代畲语“有”读h声母一致。湖南是历史上武陵

7、蛮的老家,畲语“有”应是南下汉人的上古汉语融入湖南武陵蛮语言后,由进入闽、粤、赣交界区的武陵蛮带入古畲语而保留下来的。 2、现代畲语中,有一部分中古汉语的非、敷、奉母字(单音词)读p、p?声母。如“夫”(丈夫)读[pu(1)],“纺”读[p?y?尴?(3)],“浮”读[p?iu(2)]等。这就是钱大昕说的“古无轻唇音”的语言事实。这是上古汉语的语音特点。这说明这些字(单音词)是上古时期从南下汉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