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

ID:11407899

大小:12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_第1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_第2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_第3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_第4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案例名称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科目历史教学对象初二学生提供者晋江金山中学陈英鸿课时1课时45分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含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本课教材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承中国现代的文体事业,下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维护祖国

2、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良好素材。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知识与能力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整合能力,培养从视频、图文等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史论结合的理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

3、、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

4、实现祖国统一。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且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从知识背景来看,学生对香港、澳门、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等方面是有一定了解的,尤其是他们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的繁荣以及近几年来海峡两岸人民联系的密切,容易产生历史认同感,更能体会到历史就在他们

5、身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解决方案:本课重点是能过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且部分学生兴趣较浓,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视频、图文资料等”获得有效信息,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解决方案:本课难点是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港澳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的引导来突破难点。11

6、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师准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一份;导学材料一份2.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港澳台问题由来的课外知识;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引入,任务驱动(诗句导入)“一衣带水华夏同根,魂牵梦绕故国山河”。自新中国成立之日,祖国统一就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材料,合作探讨,得出材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信息,并积极进行回答。通过阅读材料,提高解读材料的能力,

7、通过合作探讨,得出较为可靠的信息。(任务驱动)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出示材料)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并根据要点及时板书(二)讲授新课,师生互动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构想?(播放课件)全班同学作答从简单问题切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P71第一段,回答有关“一国两制”的问题(含义、地位)全班同学共同回答问题。(提问)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媒体素材,帮助学生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教师对学生的临场

8、表现给予恰当评价(播放课件)香港问题的由来同学讲述香港问题的由来1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展示图片)《1982年9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学生阅读课本有关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判的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作丝毫让步的做法,感情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展示图片)1997年7月1日凌晨,在中国人民的期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