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

ID:11425939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_第1页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_第2页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_第3页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_第4页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  [摘要]王安石与佛门中人交往的研究目前仍是王安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王安石与佛教高僧真净克文交往的考述,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佛教高僧;王安石;真净克文    翻阅一下中国十一世纪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经学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文集。就会很容易地发现,王安石与佛门中人交往的诗文以及包含佛禅思想的作品非常多。可见佛教对王安石的影响很大,佛学思想在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中的位置绝不可等闲视之。虽然目前我们对王安石的研究越来越全面,但对其与佛教的关系研究却并不多见,只有个别学者的论著中略有涉

2、及。这正是需要加强的地方,这也正是本文的用意所在。本文通过对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文交往的考述,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少负绝异之资。于学无所不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宋仁宗晚年时举进士高第,从知鄞县、常州开始,逐渐知名天下。在任知制诰官位时,因母去世辞官服丧,服除后,于英宗朝累招为官不赴。神宗即位(1067),除知江宁府,诏为翰林学士,不久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受诏成立三司条例司,着手对政治、经济进行变法革新。熙宁三年(1070)拜礼部侍郎、同中

3、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虽对整顿弊政、富国强兵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同时也招致朝野强烈的反对。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避位知江宁府,第二年复为相,子雾死,悲伤不已,求解机务。九年(1076)罢为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退居金陵,翌年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三年加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哲宗即位。封司空,翌年,即元祐元年(1086)去世,年六十六,赐谥日文。  真净克文(1025—1102),陕府(陕州,治今河南陕县)阍乡人,俗姓郑。真净是经王安石奏请神宗所赐的号。从师承关系上看,临济宗创始人

4、临济义玄的六传弟子石霜楚圆门下发展出杨歧方会、黄龙慧南两支,慧南禅师因长期在隆兴(今江西南昌)黄龙山弘禅。故被称为黄龙派,黄龙派与禅宗五家及杨歧派在禅宗史上合称为“五家七宗”,而克文正是慧南禅师的得意弟子。亦即黄龙派的代表人物。克文自幼学习儒书,因经常受到后母羞辱,接受亲友劝告出外游学,在复州(治今湖北天门市)北塔寺从归秀法师门下学习佛法,年二十五剃发为僧,翌年受具足戒,此后游历开封、洛阳等地,深入学习华严宗、法相宗的典籍,逐渐出名。在龙门山的殿庑间见到雕造的比丘像闭目好像入定的形象,忽然联想到自己过去所修习的佛法如同这些造像一样,没有生气

5、,对同伴说:“我所负者,如吴道子画人物,虽尽妙,然非活者。”于是弃旧所学,转而南下参访禅宗寺院。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大沩山听一僧诵云门文偃以“清波无透路”回答某僧“佛法如水中月是否”之问,心中有悟。此时。慧南禅师在高安县黄檗山寺的积翠庵传法,克文慕名前往投师,在慧南门下参禅,曾与首座洪英齐名。一称“英邵武”,一称“文关西”。慧南到黄龙山后,他也随往。在慧南死后,他曾到仰山担任首座。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他到筠州(治今高安县)大愚寺任住持,后应知州钱弋之请住持圣寿寺、洞山普和参院,先后十二年。元丰八年(108

6、5)克文取水路到东吴(今江南一带)游历,至金陵(今南京)时。往钟山定林庵拜谒王安石,应请住持王安石在江宁府上元县自宅刚改建成的报宁寺。经王安石奏请,神宗赐他以紫袈裟及“真净大师”之号。他在报宁寺时间不长。由于王安石、王安礼兄弟声势显赫和克文声望很高,前来参禅听法的信众和士大夫很多,他为了摆脱纷扰,便辞别王安石回到高安,居于在九峰山下新建的投老庵。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御史黄庆基知南康,请克文住持庐山归宗寺。三年后,张商英知洪州。请克文到靖安县的泐潭宝峰寺任住持,不久,他退居于云庵,于徽宗崇宁元年(1102)十月去世。死前,弟子请他说法,

7、他说偈日:“今年七十八,四大相离别。火风既分散,临行休更说。”  王安石与真净克文的交往是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王安石把自己所居住的江宁府上元县的园屋改为寺院后。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病,神宗派御医前来诊视。病愈之后。王安石上奏神宗,请求将自己所居住的江宁府上元县的园屋改为寺院,“永远祝延圣寿”,并请皇帝赐名。神宗准其奏,赐名报宁寺。寺院建成不久,克文前来拜访,王安石早已听说过克文之名。对他到来十分欢迎。王安石是常读佛经的,谈话中,王安石问:“诸经皆首标时处,《圆觉经》独不然,何也?”克文答:“顿乘所演,直示众生。日用现前,不属今

8、古。只今老僧与相公同入大光明藏,游戏三昧,互为宾主,非干时处。”意即《圆觉经》所说属于顿教之法,通过一切众生的日用表现出来,超越于今古。好像我与您此时同人“大光明藏”(法身土,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