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行高僧义净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

ID:2209672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_第1页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_第2页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_第3页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_第4页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西行高僧义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西行高僧义净摘要:义净是与玄奘齐名的唐代西行求法高僧,而且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大量佛家经典,同时也著述作书,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义净及其译著在佛教史和中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义净西行求法贡献    提起唐代有名的僧人,人们自然会想到玄奘法师,的确,引季羡林先生的话:“他是中国佛教史和翻译史上开辟一个新纪元的高僧,是中印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印人民友谊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脊梁。”①然而,唐代还有一位拥有非凡成就的僧人,他就是义净,他是我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运动中的著名高僧之一,与东晋的法显和唐代的玄

2、奘并称为“三大西行求法高僧”,又与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和唐代的玄奘并称为“四大佛经翻译家”。  一、义净的一生  义净,生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俗姓张,子文明,齐州人②。义净七岁出家,他天性聪颖,博览群籍。“年十有五,便萌其志,欲游西域,仰法显之雅操,慕西玄奘之高风”。③可见,义净早在年轻时就对西行求法有满腔热忱。义净在赴印之前,也曾在国内游学,到过长安学习。唐高宗威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37岁时,在广州搭乘波斯商人的货船远赴印度。义净西行求法的愿望得以实现。  不到二十天,义净随船到达南海中的室利佛逝国(今苏门答腊)。义净在此留居了半年,学

3、习梵语。同行的僧人因病返回广州,他只好一人继续西进。他历尽艰险,于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初春到达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义净在那里住了一年,继续学习梵语。他在这里遇见另一位西行求法僧人,两人一起前往中印度。先到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然后周游各处佛教圣址,最后回到那烂陀寺,驻学达十年之久。义净一边学习一边收集佛经,还着手翻译佛经。最后求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真容圣像一尊,佛舍利三百粒。  武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义净离开那烂陀寺,仍取海路东归。归途中重返室利佛逝国,在那里抄补梵本,翻译佛经,纂写书籍,停留将近十年。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五月,求法

4、二十五年的义净回到洛阳。当时,女皇武则天亲率朝廷百官,迎接义净的归来,随后,又敕封义净“三藏”之号,设立专译佛经的译场,请义净为译主。自此,义净一直在洛阳与长安两地翻译佛经,闲暇之余也教授学生,其门僧律严谨,广为世人所称赞。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义净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翻经院,享年七十有九。  义净翻译大量的佛经,“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④。据《开元释教录》记载,义净一生译经一百零七部,共四百二十八卷。其中较著名的是《金光明经》。为了适应当时崇尚密教的风气,他还重译了《金光明经》和一些陀罗尼经。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汉译佛典的空缺。正因为此,义净在

5、佛教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此外,义净还写了五部著作,其中《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最为重要。关于前者,王邦维评价说:“它是一部僧传,但是却为研究唐代初年的中印关系、中印之间的交通、中国与印度的佛教历史,以及南海方面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关于后者,王邦维写道:“它是义净在游历印度和南海二十余年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当时印度和南海、中国佛教的状况的实际记录……因此,它为我们今天了解公园七世纪的印度佛教僧伽内部的宗教生活状况提供了几乎是最多最详细的信息。”⑤  二、义净西行求法的原因  首先是义净对佛教的热忱与虔诚。上文提到义净在年轻的时候已

6、有“欲游西域”的壮志,这为他西行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动力,正所谓“有欲才会有所求”。法显和玄奘的人格魅力与他们的贡献对义净的影响很深,义净十分尊敬他们,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一种偶像崇拜,一种积极的崇拜。而法显和玄奘的成功西行又进一步鼓励义净西行。  其次,由来已久的西行求法运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风气。西行求法运动的兴起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在吸收和接受印度文化的同时,中国人也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西天佛国的巨大吸引力。于是,一些中国僧人拉开了西行求法运动的帷幕。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加上唐初的开明政治及经济发展,西行求法运动高涨。作为一名僧人的义净在此

7、背景下,很难不被卷入这股西行求法的洪流中去。  最后,义净西行的目的与唐初中国佛教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义净西行求法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目的明确。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到了唐代已达到极盛,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已基本形成了。但是,在佛教内部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戒律松弛,僧人们对戒律的理解和解释也有种种分歧,在实践上更是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指斥。在这戒律混乱的局面下,义净去印度,就是想在印度寻找“正统”的典范,来纠正中国佛教的“偏误”。从义净译经的内容看,“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从义净译经的数量上看,“根本说一切又部律”占有很大的比重。义净在回国前,便写了《

8、南海寄归内法传》,特别详细地记载了印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