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

ID:11459181

大小:2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_第1页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_第2页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_第3页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_第4页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奇妙的点——点的组合规律设计者:上海市兴陇中学凌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点的组合是是艺术家创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立体和平面即三维和二维的区别,在我们的教材中虽然在本章节没有体现三维要求,但是教师可以有这方面的思考,在其他章节提到立体雕塑时可以再次复习、深化“点的组合”这部分内容。在平面中讲点的组合可以为学生将来绘画创作中的构图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点的组合是本章节的一个难点,本节课要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点的疏密、聚散的规律,如何运用点的聚散规律欣赏绘画作品,如何运用其规律进行

2、创作,表现自我,展现生活。因为学生通过了解点,可以了解绘画作品、了解民族的国粹、了解画家、了解自我、了解生活、了解世界。计算机运用是本教材的特色之一,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绘画软件,如同学生手中的画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画板工具或FHOTOSHOP工具,教师稍作技术上的指导,以掌握几个基本的命令为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摸索掌握。二、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已经有了关于点的一些基本知识,能感知画面中的点,对点的作用也能了解。聚散、疏密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从简单意义上了解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小

3、学,老师指导学生绘画就有这方面的要求,但仅仅是从“情景”中去分析理解的,而系统的分析、剖析则很欠缺。所以,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自由发挥的情况比较普遍,凭感觉构图是学生主要的通病。在计算机运用上,学生容易掌握画板工具,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以此软件作为切入口。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掌握点的组合可以构成虚形(三角形),可以出现聚散、疏密、大小远近1、能掌握点的聚散给画面的构图、表现主题带来的作用。过程方法:1、能用所学的有关“点”的组合知识点评绘画作品2、能运用“点”的自然分布规律进行创作

4、。3、能运用计算机绘画软件进行创作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体验到点的聚散给画面带来的意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能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画创作二、教学重点1、能掌握点的组合可以构成虚形(三角形),可以出现聚散、疏密、大小远近。2、能用所学的有关“点”的聚散、疏密关系点评绘画作品三、教学难点能运用“点”的自然分布规律进行创作。四、教学资源教师准备演示课件、计算机设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点的作用,引入新课:说明:点的作用是层上启下的关键知识点,巩固它对于引入新知是有好处的。①出示图片:1《荷蛙》、2《

5、牧驼图》、3《小小世界》提问:在三幅作品中“点”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它在画面中的色彩和位置是怎样的?提问:哪个点在画面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什么?213二、、点的组合规律:说明:“点”的组合规律对学生而言有些难度,特别在三点组合到四点组合到五点组合,点越多,学生的整体考虑画面的能力会下降。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时掌握两个关键:一方面教会学生把几个相近的点可以看作一个大点,这样在添点的时候会方便一些。另一方面,抽象的点的组合的示意图一定要结合具象的经典美术作品一起让学生辨别理解。“点”的作用可真大,但许多时候“点”

6、都处于自然分布的状,如:(示图:梅花)许许多多点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其中有什么规律、方法吗?梅花我们首先从简单的图例来进行观察:①(示图1,三点的分布)引导学生以三个“点”为一组进行观查;比较,哪一组的点分布得自然,并寻找出规律。①示图:2《拾穗者》引导学生印证点的组合规律②示图:3用辨别真伪的形式让学生做一回艺术鉴定师。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三幅吴昌硕的《桃实图》哪一幅是真的。③再次分析梅花,看积点的主线成什么形,能给其中的部分点连成三角形吗?(注意大点、小点的关系)123三、进行练习:说明:作品题目的指定

7、最好掌握几个原则:1、具有趣味的2、带有发散式的,、不能预知形态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确定题目,往往会受到的效果。很多学生会先创作出一个作品,再来想他的故事情节,最后给作品命名。比如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联想到了街头一群群谈论股票的股民,于是给作品起名《股市高温》。无论哪种形式,只要让学生的作品有创意,合理运用点的作用和规律,都可不妨一试。计算机软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不作强求。l活动内容布置:运用点的组合规律,构图的聚散特征来创作一张作品,题目自定。如:“找妈妈的小蝌蚪”、“丢进鱼饵的鱼池”。(可

8、以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如画板工具、fhotoshop软件)一、教学评价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计算机的运用能力评价不作为主要的因素,无论使用哪种软件,只要学生能操作,就应给予肯定。我们的评价分三个层次:1、在画面上有大点、小点的意识2、点与点有疏密关系,构图和谐。3、点的疏密能表现绘画主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