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

ID:11478915

大小:33.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话题:孩子父母儿童  翻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想起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一句名言:“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者施予孩子真正的爱,会缩短彼此心灵间的距离,并将爱传播到四方,使他们学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莫阿罗在《人生的五大问题》中写到:“一个社会要能够成立,必须人类先懂得爱,而人类的爱首先从父母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因此父母的爱是教育的关键。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冻着,放在地上怕摔

2、着”:用父母的话说,那就是“操碎了心”。因此,如果有人对父母的爱加以质疑的话,必然引起绝大多数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父母爱得恰当吗?他们的爱能让孩子理解吗?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虽然爱的目的都是为了“助长”,可结果却或是拨苗、或是揠苗、或是伤苗,目的与结果发生错位。笔者想就父母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所施予的“爱”进行一番粗浅的探析。一、父母“爱”的误区(一)用物质金钱构筑的爱很多父母对于“爱孩子”有误区:认为只要对孩子有好处的、使孩子将来有出息的东西,父母总是舍得花大钱、大力,宁愿自己不买东西

3、、不吃好菜也要给孩子买洋玩具、进口奶粉、高档时装,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对花多少钱、费多少时间根本就不在乎。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一切,可孩子在丰厚优越的环境里无忧无虑的成长,并不懂得这优越条件背后父母的辛苦,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以致于长大以后不去努力工作回报父母,而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二)有价交换的爱97年高考模拟作文中有一篇看图作文,图是用漫画表示,漫画上画着笑咪咪的爷爷与生气的孙子,画旁边有一句话:乖,听话,

4、否则爷爷不爱你!这虽然只是一幅漫画,却极其贴近生活。在现实中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孩子这学期考了第二,咱们总算没白疼他!”或“小祖宗,期末一定要拿个三好学生回来,否则枉费我们这样疼你了”!或“爸爸妈妈,这次我没考好,我不配你们这样爱我”等。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听话”、“好成绩”、“有出息”等作为交易的。可以这样设想:我们现在爱你,是想将来你能够回报。如此之爱,使得孩子在享受父母施予的爱时作如是想:你们现在爱我是应该的;你们这样只不过要我以后也能爱你们罢了。所

5、以孩子在接受父母的爱时也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三)居高临下的爱2000年4月份《家庭教育导刊》中有一则小事例:有位母亲想带孩子去百货商店,可儿子却不愿意去,母亲很奇怪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怎么会吸引不了孩子?于是觉得自己儿子很古怪。有一次母亲硬拉了孩子去百货公司,无意间母亲发现鞋带散了,就蹲下身子系鞋带。她这一蹲下终于明白了儿子不喜欢百货商店的理由了。她蹲下时与儿子一样高,放眼四看,结果只看见一排排白色的货架和脏兮兮的鞋子,其它的什么也看不见。无独有偶,有位父亲国庆节带儿子去游长城,回

6、来时父亲问儿子对长城有什么感想。儿子说:“爸爸,我只看见很多的屁股”!这两个普通的事例也许可以让我们思考:父母爱孩子时,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从来没有想过站在孩子的视角上反思。很多父母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这样”就是爱,只能接受,不能反驳。原因是“谁叫你是我儿子”!如此居高临下只有单向传递没有双向沟通的爱,如此不顾孩子的需要、能力、情感的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蛮横无理的,因此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四)没有体验的爱有人对中西方教育作过比较,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中国比较注重理论与宏观的指导,粗线

7、条的讲道理:而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孩子具体的方法,使之在“做”中领会其中的道理。如学校要求学生“五讲四美三热爱”,但很少有细化的目标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时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而没有在具体事情上去教会孩子怎样去做。如果孩子做错了,就稀里糊涂的打一顿,打完了孩子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的父母干脆讲的道理与做的事情不一样,使得孩子很糊涂,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长此以往让孩子也学会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空洞的、没有情感注入的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先儒们早在两千

8、多年前就提出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父母的爱应如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渗透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让孩子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爱的内涵。(五)不全面的爱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爱的只是学习、成绩,爱的是孩子能否成才,而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俗话说: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如何教孩子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不容忽视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父母如对孩子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一旦形成恶习,再想纠正便如王阳明所说:“习与性成,则严师益发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