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ID:11522172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_第1页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_第2页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_第3页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这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素质呢?  关键词:思想方法;渗透;提高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  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

2、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一、数学思想方法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3、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宽,有独创性;而有的学生思维呆板,思维狭窄,这就是思维品质的差异。优良的思维品质一定会导致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教育质量。  二、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渗透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的灵活程度。

4、数学推理过程中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灵活程度表现之一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2.渗透探索思想,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3.渗透符号化概念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设计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5、。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  4.渗透逆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全班学生做一次考查,每当一个公式或法则学习完以后,  正向应用,有规可循的则比较顺利,一旦寻求逆向使用,心里就没底。要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不仅从正向而且从逆向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切实可行的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例如: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三月份我校三、四年级参加学雷锋活动。三年级有4个班

6、,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你能提出三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这时学生就会自主灵活地发现问题、提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年级参加活动的比四年级多多少人?”等问题。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易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活动得到强化。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漫游的空间,进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

7、活跃了,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邰文云.关于数学思维方法[J].河南教育研究论文,2001.  [2]王仲春,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夏湾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