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

ID:11533364

大小:15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2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3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4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5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6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7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8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9页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宏巩锃济研完2014年第5期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冰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谷宏伟杨秋平内容提要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入的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长期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针对大连市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一次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和子女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关键词教育支出家庭支出

2、收入弹性一、引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被认识,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的30年,中国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截至到2010年底,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小学儿童净入学率为99.7%,初中的毛入学率为100.1%,而高等教育因为两次扩张表现得更加抢眼,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教育部,2011)。有投人才有产出,教育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投入的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分为政府的和家庭(或私人)的两部分。但中国政府在教育的公共支出上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3、的问题,总量方面,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2%一3%,低于国际上4%的平均水平,这样的投入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落后于发达国家,更难言赶上和超过了。公共投资无法解释中国的教育增长,一定是家庭的私人支出弥补了公共支出的不足,也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教育成就是在家庭承担着更高的教育成本情况下取得的(Jonhstone,2004;Hannum等,2008)。基于此,从微观上研究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意愿,就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也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以大连市为样本,结合劳动经济学中的“数量一质量替代”模型,对中国城市家庭的教育投资

4、行为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并对经典的“数量一质量替代”模型进行检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基于现实的介绍,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将对以往的研究,特别是“数量一质量替代”模型进行综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口控制、质量替代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转轨阶段教育发展的研究”(11YJC79005O)的阶段性成果。127宏观锃济研完2014年第5期析,找出影响现代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

5、们将给出本文的结论,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二、文献综述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非常多,但要准确地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则主要是一个实证问题,且研究结果常常因样本和方法的不同而有别。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我们发现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子女性别(Schultz,1993;李通屏,2002)、父母的职业(Wydick,1999;李红伟,2000)、父母的教育程度(孙彩虹,2003;李冥、李连阁和谭洪波,2008)、价值观念(刘洁和陈宝峰,2007)、政府政策(张艳华,2007)以及教育阶段,等等。当然,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6、也是本文重点要分析的因素,是收入和子女的数量。在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无疑是最受重视的一个变量。Schuhz(1993)发现,由于个人是风险厌恶的,加之市场存在信贷约束,即便教育的收益率很高,低收人家庭的教育支出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家庭教育支出主要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倪永梅,2001)。从研究的结果看,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关系并不必然是正相关的,如孙志军(2004)基于甘肃农村的中、小学家庭教育支出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龚继红和钟涨宝(2005)针对湖北随州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当

7、家庭经济状况达到年人均收入3000元后,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明显提高,而且低收入家庭比中高收入家庭更倾向于对子女实行高价投资。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量一质量替代”模型中。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得出了收入提高会提高生育数量的结论,这引起了Becker的兴趣。但是经过研究128(Becker和Lewis,1973;Becker和Tomes,1976),Becker及其合作者推翻了马尔萨斯的理论,认为孩子的数量可能会随着收入提高而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少,甚至会为负。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孩子是家庭内部生产的产物,孩子的质

8、量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投入,孩子是一种正常的耐用消费品。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是一种正常的耐用消费品,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会同时增加购买其数量和质量,但对孩子质量提高的幅度要远远大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