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

ID:1153402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_第1页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_第2页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_第3页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_第4页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巨大胎儿105例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关键词】高危妊娠胎儿出生体重≥4000g称巨大儿,属高危妊娠。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的开展,巨大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近年来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出生新生儿1623例。其中巨大儿114例,占出生总数的7.02%,除产前诊断为巨大儿而选择剖宫产的9例外,其余105例均为单胎头位,并给予了充分试产;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1

2、0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单胎头位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1.2研究方法对比两组孕产妇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妊娠合并症,B超检测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分娩并发症与分娩方式等相关因素间的差别。1.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2结果2.1产次观察组初产妇86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初产妇88例,经产妇17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2孕周观察组妊娠结束时平均孕周(40.57±1.08)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9.75±1.11)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3胎儿BPD、孕妇宫高、腹围比较见表1。表1

3、两组产前宫高加腹围、胎儿双顶径比较(略)注: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4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见表2。表2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略)注:两组正常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5两组分娩并发症比较见表3。表3两组分娩并发症比较(略)注:新生儿窒息为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两组比较,P<0.013讨论3.1巨大儿的发生原因近几年来,巨大儿的发生明显增加。我院巨大儿的发生率(7.02%)较国内报道(2.9%)高[1]。巨大儿的发生主要与孕妇活动较少、孕期营养过剩、过期妊娠等因素有关。本资料表明观察组临产前的平均孕周明显大于

4、对照组(P<0.01)。3.2巨大儿的诊断与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前预测胎儿体重,筛选巨大胎儿对正确指导产程及选择分娩方式至关重要。可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母婴损害。目前有很多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但符合率均不高。本院的诊断标准:孕妇临产时宫高加腹围≥138cm;产前3天内B超探测胎儿BPD≥9.6cm;股骨长≥7.6cm,三项中具备两项就可拟诊为巨大儿。本组105例巨大儿资料中达到三项诊断标准者共60例,占57.1%,达两项诊断标准者45例,占42.9%。在实际工作中单靠孕妇宫高、腹围,胎儿BPD、股骨长诊断巨大儿还不够,还应结合四步触诊经验综合判断。3.3巨大儿分娩方

5、式的选择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巨大儿因为胎头大使入盆困难,不能衔接,导致宫颈扩张缓慢,潜伏期或活跃期延长[2],围生儿病死率增加。本文虽未出现新生儿死亡,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7.62%,明显高于对照组2.8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例因肩难产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所以早期诊断巨大儿有利于优生优育,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对临产前拟诊的巨大儿要严密观察孕妇情况,并进行头盆评分,产程中如发现宫颈扩张异常,或胎儿位置异常者均不应再试产,可放宽剖宫产指征。本文提示,必须加强孕期保健指导,指导孕妇合理饮食,科学营养,防治过期妊娠,减少巨

6、大儿的发生率,对巨大儿的产科处理应综合分析,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巨大儿引起的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参考文献1刘玉华.巨大儿139例分娩方式回顾性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6:378.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2-769.(编辑志伟)作者单位:257091山东省东营市妇幼保健院作者:郭秀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