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ID:46431975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_第1页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_第2页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_第3页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_第4页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巨大胎儿114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作者:苏亚芳单位:广西防城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防城港【摘要】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足月孕妇11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孕期超重,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孕周等因素有关。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肩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显著高于对照组(PV0.01)。结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因素很多,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教育,可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关键词】巨大胎儿;预测;母儿并发症近年由

2、于围生期保健改善,孕母注意休息、运动减少、营养摄入增多等因素,巨大胎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巨大胎儿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均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头盆不称、肩难产等,严重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为了提高临床对巨大胎儿的认识和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我们将114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8年5月住院分娩总数4427例,其中巨大胎儿114例(巨大儿组),占分娩总数2.58%。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58例,占50.88%,经潢56例占49.12%,年龄19〜44岁,平均

3、年龄29.00±4.30岁,随机抽取同期单胎足月分娩的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体重V4000g)的孕妇114例作对照(对照组),初产妇66例,占57.89%,经产妇48例,占42.11%,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8.18±4.88岁,两组各有1例年龄为19岁,属计划外妊娠。两组年龄,孕产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賄可比性。1.研究方法回顾性对比两组间孕妇孕周、身高、体重、宫高、腹围,B超检测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胎儿性别等因素间的差别,以及分娩方式和母

4、婴并发症情况。2.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相关因素的比较两组身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体重、孕妇宫高加腹围(cm)≥140者、B超检测胎儿双顶径加股骨长(cm)≥17者以及孕周≥40周等因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见表1。表1两组孕母相关因素的比较2•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比较巨大儿组剖宫产65例(57.02%),对照组剖宫产22例(19.30%),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较高(PV0.01)。巨

5、大儿组产程异常17例(14.91%),产后出血15例(13.16%),胎儿宫内窘迫29例(25.44%),新生儿窒息14例(12.28%),肩难产4例(3.51%),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1例(0.88%);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57.02%o而对照组分别为6例(5.26%),3例(9.84%),16例(14.04%),4例(3.51%),无肩难产及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19.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V0.01),巨大儿组发生率较高。见表2O表2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比较本组巨大儿发生率2.58%

6、,明显低于潘琼等[1]报道为10.3%,以及洪丹[2]报道的12.78%〜13.75%。因为巨大儿的发生除与遗传、轻型糖尿病有关外,孕妇的营养过剩,孕妇活动减少,妊娠延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31我市地处南方沿海地区,饮食习惯主要以海产品为主,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避免高脂肪饮食,是巨大儿低发生率的可能原因。产前巨大儿的正确诊断对产时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组4例肩难产,有2例为产前预测与出生情况不符。其中1例为经产妇38+6周,妊娠期糖尿病,轻度子痫前期,产前估计胎儿体重4400g,实际48

7、50g,不同意剖宫产,分娩时肩难产致新生儿重度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另1例肩难产为初产妇孕41+2周,宫高37cm,腹围98c叫已入盆,未破膜,根据宫高×腹围+200,或宫高加腹围≥140cm,胎儿未达巨大儿的诊断标准,而实际出生体重4600g,分娩时发生肩难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前预测胎儿体重可根据:①孕妇参数:包括孕妇的身高、体重、宫高、腹围等,间接反映了胎儿大小,这类参数测量简便,临床容易获得。②胎儿参数:通过超声诊断,包括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直接描述决定胎儿体重的关键几何尺寸,其

8、中腹围是最敏感参数,但耍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仪器分辨率高。以上病例可见:以宫高加腹围,双顶径加股骨长估计胎儿体重有一定临床价值,而各项巨大儿预测参数单独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评价孕妇身高,终止孕周,B超单一指标的胎儿腹围(AC),临床宫高腹围和,是一种好的巨大儿预测原则,可以提高巨大儿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