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

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

ID:1154384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_第1页
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_第2页
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X射线脉冲星介绍脉冲星是一种快速自转并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其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沿磁极方向的一个较窄的锥体(锥角<10度)内向外传播,磁轴与旋转轴之间有一定夹角的脉冲星带着辐射光束在宇宙中扫过一个巨大的空心锥体。可在可见光、无线电、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频段内观测到脉冲星辐射的灯塔式扫射现象。脉冲星最重要的特征是自转周期的稳定性,周期变化率(△p/p)的典型值为10^-15,某些毫秒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变化率可达10^-19~10^-21,被誉为“自然界最精确的频率基准”。脉冲星单个射电脉冲的强度和形状都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其辐射强度的变化呈现出一种近似随机的过程,其偏

2、振特性也是非常复杂的。但脉冲星具有稳定的累积脉冲轮廓,通过它可以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TimeofArrival),进而进行脉冲星辐射脉冲周期稳定性理论、脉冲星时理论及XPNAV(X-rayPulsars-basedNavigation)技术等的研究。根据获取能量方式的不同,X射线脉冲星可以分为旋转动能X射线脉冲星(RXPSR:Rotation-poweredX-rayPulsars)、伴生X射线脉冲星(AXPSR:Accretion-poweredX-rayPulsars)和奇异X射线脉冲星(AXP:AnomalousX-rayPulsars)三类。旋转动能脉冲星(RPSR)的辐射能

3、量来自于自身的旋转动能。但大部分RPSR脉冲星缺少X射线辐射或者存在突发定时噪声。伴生脉冲星(APSR)通过吸收伴星上的物质为其辐射提供能量。由于脉冲双星中双星的相互吸引、旋转效应及伴星对脉冲信号的衰减和扭曲效应,AXPSR脉冲星的辐射脉冲周期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特性。奇异X射线脉冲星辐射能量来自于自身的磁场能量。影响X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的因素包括:宇宙空间分布、累积脉冲形状、脉冲周期长短、脉冲周期稳定性、X射线电磁波辐射流量、累积脉冲轮廓信噪比等。目前观测到的脉冲星大约有1700多颗,其中适宜于空间导航定位的X射线脉冲星约有十几颗。X射线脉冲星空间定位基本原理(1)基于事先建立的脉冲星辐射脉

4、冲TOA预测模型(SSB:SolarSystemBarycenter惯性系下)计算脉冲到达航天器相对其到达SSB的时间差值,即计算TDOA(TimeDifferenceofArrival)。(2)确定航天器在该脉冲星方向上相对于SSB的位移。融合多颗X射线脉冲星方向上的位移即可确定航天器的空间位置。(3)地球大气层对脉冲星辐射的X频段电磁波具有衰减作用,因此,XPPD技术适用于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大椭圆地球轨道及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的导航定位。由于许多脉冲星距离太阳系非常遥远,认为在太阳系中观测X射线脉冲星的方向矢量为常数。如果不考虑相对论误差等因素。作垂直于脉冲星方向且到SSB点的距

5、离为TDOA乘以光速的平面,则航天器应在该平面上。XPNAV系统X射线探测器:航天器携带的X射线探测器接收脉冲星辐射的X频段电磁波光子,基于星载原子钟记录每一光子的到达时间。相对论误差修正:建立TOA预测模型的观测数据一般在地球轨道卫星上获得,然后TOA模型时间被转换到SSB惯性系下,因此若将在运行于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及行星际轨道的航天器上测量的X射线脉冲星脉冲TOA与事先建立的TOA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需要首先将测量的脉冲TOA转换到SSB惯性系下。通过对脉冲星辐射脉冲的长期积累建立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模型,通过研究脉冲星的辐射脉冲频率和频率变化情况建立脉冲相位演化模型,进而建立脉冲TO

6、A预测模型。脉冲TOA预测模型一般建立在SSB惯性系下,以脉冲星的某个辐射脉冲到达SSB的时刻为TOA预测模型的时间坐标轴原点。脉冲星辐射脉冲到达航天器的相位相对于SSB的差值为可直接测量的相位差余值与脉冲整周期的和。基于三颗X射线脉冲星观测数据所确定的三个平面的交点即为航天器的空间位置。利用多颗X射线脉冲星的TDOA观测量组成基本观测矢量,调用航天器运动状态历史信息,通过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方程、航天器时钟系统状态方程和Kalman滤波方程估计航天器位置和速度等。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应用前景可为地球轨道航天器及深空探测器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可为中远程导弹的近地轨道飞行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

7、、姿态和时间等丰富的导航信息;可为北斗等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它空间卫星网络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准;可避免敌方的干扰和摧毁,具有进行第二次打击的战略意义;不需构建庞大的卫星网络,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费用都比较低。X射线脉冲星空间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1974年,美国的德恩斯博士首次提出了基于射电脉冲星的行星际飞行航天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1993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伍德博士提出了利用X射线源测定航天器轨道和姿态以及利用X射线脉冲星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