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

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

ID:11548662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_第1页
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_第2页
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_第3页
资源描述:

《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料学习总结第十五期本期主要对浮法玻璃原料中的辅助原料着色剂的种类进行了总结。通常凡是使玻璃获得某些必要性质和加速熔制过程的原料统称为辅助原料,用量较少,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还原剂、助熔剂等。着色剂包括离子着色剂、胶态着色剂、硫硒锑化合物着色剂三种。离子着色剂又包括:铁化合物,氧化亚铁使玻璃呈蓝绿色,氧化铁,使玻璃呈黄绿色;锰化合物,二氧化锰,使玻璃呈淡黄色,高锰酸钾,使玻璃呈绛红-紫色;钴化合物,一氧化钴和三氧化二钴,都使玻璃呈蓝色,钴化合物与铜化合物和烙化合物共同作用,可使玻璃呈色调均匀的蓝色、蓝绿色和绿色。如与锰化合物共同使用可

2、使玻璃呈深红色、紫色和黑色;镍(Ni2+)化合物,一氧化镍,使玻璃呈紫色,氢氧化镍,使玻璃呈绿色,氧化镍,使玻璃呈紫色;铜化合物,氧化铜,在氧化条件下加入1%~2%,使玻璃呈青色,与三氧化二铬或氧化铁共同使用,可使玻璃呈绿色。硫酸铜、氧化亚铜,按氧化铜量使用,效果同氧化铜;铬化合物,铬酸盐在熔制中分解成三氧化二铬,在还原条件下使玻璃呈绿色,在氧化条件下,因同时存在高价格氧化三氧化铬,使玻璃呈黄绿色,在强氧化条件下三氧化铬数量增多使玻璃呈淡黄色至无色。铬化合物的用量以氧化铬计为配合料的0.2%~1%,在钠钙硅酸盐中加入量为配合料的0.45%,在氧化条件下,氧化铬与氧

3、化铜共同作用可制的纯绿色玻璃;钒化物,三氧化二钒和五氧化二钒,能使玻璃着成黄色()~绿色~蓝色,在强氧化条件下,用量为配合料的3%~5%。胶态着色剂包括:金化合物,氯化金,以王水溶解纯金制成氯化金溶液,用时可加水稀释,在配合料0.01%金就可以制得玫瑰色玻璃,在无铅玻璃中加入0.015%~0.02%金即可得到金红玻璃;银化合物,硝酸银是无色晶体,硝酸银在熔制时能析出银的胶体粒子,加热成色后玻璃着成黄色,银黄玻璃着色剂的用量是以银计算,一般为配合料的0.06%~0.2%;铜化合物,胶体铜的微粒使玻璃着成红色,它的着色能力很强,加入配合料量的0.15%氧化亚铜就足以制

4、得红色玻璃,因为CuO不能完全转变成胶体粒子,故一般使用量为配合料量的1.5%~50%。在熔制过程中必须在配合料中加入还原剂,多采用金属锡、氧化亚锡、氧化亚镉或酒石酸钾;硫硒锑化合物着色剂包括:硒,单体硒的胶体粒子,是玻璃呈玫瑰红;硫化镉,硫化镉黄色粉末,单独使用可使玻璃呈浅黄色;硒与硫化镉共同使用,形成硫化镉与硒化镉的固溶体使玻璃着成黄到红,100%的硫化镉制成黄色玻璃,硒化镉含量逐渐增加玻璃由橙色变至红色;锑化合物,玻璃种引入Sb2S3或Sb2O3与硫时能着成红色,熔制时要求还原性气氛,并在配合料中引入碳作为还原剂,一般也需加热显色。使用硫化锑和碳的锑红玻璃中

5、着色剂的用量Sb2O3为配合料的0.1%~0.3%,硫为0.15%~1.5%,碳为0.5%~1.5%;使用Sb2S3则为2%的Sb2S3和0.75%的碳。最近原料生产基本正常,不过纯碱料仓中有结块,会对配合料的均匀度造成影响,如有较大结块也可能影响纯碱的称量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