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

ID:11572238

大小:28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_第1页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_第2页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_第3页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_第4页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文章为第40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0400358。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高春亮周晓艳中文摘要:医疗体制改革受财政制度约束,现行财政分权的激励安排透过医疗效率影响医疗改革的可持续性。本文以2002-2005年省级行政单位为样本,利用两步估计方法分析财政分权对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DEA方法计算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表明考察期内区域医疗供给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其次,利用面板数据估计财政分权对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财政分权程度与区

2、域医疗供给效率负相关。据此本文认为我国现行财政分权蕴含的激励安排不能促进区域医疗供给效率提高,因而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可能由于效率低下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关键词:财政分权区域医疗供给效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一、问题提出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报告中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赞成者认为由于医疗卫生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不能公平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我国应当建立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反对者则认为不能将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种种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于“市场化”,未来的医疗卫生体制中政府和市场都

3、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基于公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似乎已成为我国医改的方向,但本文认为医疗改革中效率与公平并非完全对立,效率是医疗公平改革可持续进行的基础。医疗改革最终由微观主体实现,医疗机构营运效率决定了实现医疗改革的成本。如果医疗服务供给效率较低,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则需要更大规模的投入,因而医疗服务供给效率是影响医改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很好解决医疗机构的激励制度,医疗机构系统性的无效率所引致的高额成本或者由政府或者由消费者承担,最终医疗体制改革的公平性目标无法实现。医疗体制改革是在现有财政分权框架内展开。由于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

4、划分,医疗体制改革最终实施仍需中央和地方共同完成,无疑财政分权框架实现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因而常出现增长导向的投资替代公共物品投资。在地方政府事务排序中,医疗常常不是最优考虑的事项。现阶段,我国医院绝大部分仍然为国有产权,地方政府监管和投入不充分将影响医院营运效率。因此,既然医疗改革目标实现仍然依赖于现有财政分权所蕴含的激励制度安排,若现有激励安排若能有效促进医疗供给效率提高,那么我国医疗改革可在既定框架内进行。否则医疗体制改革将因为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缺乏可持续性。政府主导型医疗体制

5、隐含了地方政府或者医疗机构具有效率的假定。认为在现有财政分权框架内,由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将能够解决我国医疗难题。然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正是由于医疗供给效率低下,形成医疗资源浪费。在公费医疗和城镇劳动保障制度建立后的历次改革中,医疗供给效率低下均未得到有效治理,最终导致两江医改试点,政府逐步从医疗领域退出。11由此形成本文所研究的命题:两江医改试点后,我国医疗供给效率究竟如何变化?现有财政分权制度蕴含的激励安排对医疗供给效率有何影响?两江医改的目的是减少政府投入和提高医疗供给效率。如果医改后医疗供给效率提高,那么可认为在现有财政分权框架内,

6、医疗体制中激励机制安排可为新一轮医改所借鉴。在建立政府主导型医疗体制的过程中,则需分析财政分权所蕴含的激励安排是否促成效率改进,如果促进效率提高,则可在现有框架内开展医疗改革,否则医改将缺乏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2002-2005年期间,中央和省级行政单位财政分权对区域医疗效率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六节:第二节回顾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财政分权和卫生领域分权研究文献,概括本文研究思路和估计框架;第三节利用DEA方法计算我国省级行政单位2002-2005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分析区域医疗效率特征;第四节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估计财政分权对效率

7、参数的影响;第五节对计量结果进行解释;第六节为结论。二、研究思路与估计方法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效率研究实质是探讨财政分权所蕴含的激励安排与区域医疗效率的关系。财政分权作用于区域的工具是财政收支划分及转移支付,在理想状态下,转移支付可弥补区域差异,最终实现公共物品均等化。然而财政分权也蕴含了一种逻辑,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地方政府以增长导向的投资替代公共物品投资,既可能减少政府投入规模,也可能减少监管投入,从而导致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效率低下。据此,本文在如下四个假设条件下开展实证研究:假设1:奥兹分权定理成立。假设分权定理成立意味着实证研究目的,并不是证实或

8、证伪财政分权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之间的关系。Oates(1972)从效率角度出发发展了分权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