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

ID:11573646

大小:186.15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2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调整国家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超越一国国境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简答题或论述题1、《宣言》和《宪章》中的法理内涵(1)确认了各国的经济主权是不可剥夺、不可让渡、不可侵犯的(2)确认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和真正平等的原则,对世界财富和经济效益实行国际再分配,以遏制和消除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危险趋向和恶性循环。(3)确认一切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一切世界性经济问题上都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决策权和受益权。2、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1)纵向的经济统制关系:指国家、

2、国际经济组织依据国际条约或国内立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关系,是纵向的行政管理关系(2)横向的经济流转关系:指双方当事人横向的、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关系。3、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用以调整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非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2)区别: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不同限于国家与各类国际组织包括国家、各国政府之间的经济组织、民间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籍的自然人、法人调整对象不同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经济等诸方

3、面的关系调整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以及大量的国家或国际组织与异国国民之间、不同国籍的国民之间的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渊源不同主要是各种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经济性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属于实体法和程序法性质的、有关经济领域的国际公法规范,以及国际私人商务管理与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立法4、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都涉及调整涉外私人间的经济关系(2)区别: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不同通常限于不同国籍的国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各种民间性的国际组织机构,不包括国家以及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包括国家、各国政府之间的经济组织、民

4、间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籍的自然人、法人调整对象不同调整的是超越一国国界的四人间关系,可分为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只调整经济关系,不调整人身关系发挥调整功能的途径或层次不同国际私法是关于民法、商法的法律适用法,而不是实体法,它只是指出应当使用哪一国家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来解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问题,因而在针对任何法律关系发挥调整功能时,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实体法的中介,是间接的调整国际经济法各种规范中,除了程序法规范和具有经济性质的冲突法规范以外,绝大部分本身就是实体法,它在发挥调整功能时,通常无需经过任何中介,因而主要是直接的调整法律规范的渊源不同主要是各国有关法律冲突或者法

5、律适用方面的国内立法,并辅以某些有关法律冲突或者法律适用方面的国际惯例以及对缔约国有拘束力的具有同类内容的国际条约经济性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属于实体法和程序法性质的、有关经济领域的国际公法规范,以及国际私人商务管理与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立法5、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法理内涵(1)古代中国开展对外经济交往,是国内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2)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其主要动因既然植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自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在古代中国长期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基本上体现了自主自愿和平等互利的法理原则6、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1)独立自主精神

6、的坚持与平等互利原则的贯彻(2)闭关自守意识的终结与对外开放观念的更新7、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1)依法办事。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这种法律规范的现状和发展趋向,自需深入了解,才能自觉地“依法办事”,避免因无知或误解引起无谓的纠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完善立法。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与国际上通行的国际经济法有关规范以及国际商务管理基本上保持一致或互相“接轨”,适时修改和废止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并加快立法步伐,为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借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保障。(3)以法护权。即运用法律手段来维

7、护中国的应有利益,为振兴中华效力(4)据法仗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决定其必须和广大第三世界一起联合奋斗,以国际经济法为一种手段,按照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的原则,运用法律武器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法理观念为全世界众多弱小民族仗义执言和争得公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5)发展法学。要在积极引进和学习有关国际经济法学新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加以咀嚼消化,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从中国人的角度和第三世界的共同立场来研究和评析当代的国际经济法,逐步创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