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

ID:11575568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_第1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_第2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_第3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_第4页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之古代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诗歌定义广义:诗是文学、艺术的通称。西方的诗学,不仅指诗歌理论,而是包含美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理论体系。狭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何其芳《关于写诗与读诗》: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含蓄美节奏是诗歌的第一要素美国诗人威廉斯的诗《便条

2、》《无题(李商隐)诗歌重点提示:诗歌的起源、发展源流?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探索。先秦诗歌。汉乐府诗与五言诗。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新诗。一、诗歌的起源诗歌的起源:文学发源于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口头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上古歌谣、神话、历史传说。神话传说成为后世叙事性文学(小说和戏剧)的源头。诗歌的源头是上古歌谣。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汉字的出现和诗歌的出现。从歌谣到诗歌歌谣:《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梁启超:“歌谣

3、既为韵文中最早产生者,则其源自当甚古。质而言之,远在有史以前、半开化时代,一切文学美术作品没有,歌谣便已先有。”----------8----------(一)诗歌起源于生产劳动《淮南子》:“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人记下,也没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

4、’,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9----------从表声的歌谣到表意的诗歌:●《吕氏春秋·音初篇》: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候人猗兮。●《吴越春秋》卷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10----------(二)诗歌起源于宗教●《礼记·郊特牲》相传为神农时期作品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

5、归其泽!●《卜辞》(殷商)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采莲曲》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1----------●生产劳动与宗教二者密切关连。《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1

6、2----------上古歌谣主要特征: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13----------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汉字的出现,甲骨卜辞、商青铜器铭文——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钟鼎铭文——有文学因素的文学文本出现。诗歌的出现。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礼记·

7、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其中的颂诗更是祭祀用的歌舞曲。----------14----------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作为诗歌奠基之作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源头:上古歌谣,二言为主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为四言诗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杂言诗----------15----------《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

8、之,曰诗无邪。”)到了汉代奉为经典,称作《诗经》。书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16----------《诗经》成书●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诗经》的传授:四家诗(齐鲁韩毛)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赵·毛苌★齐鲁韩三家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未得立。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称为古文,其余三家则称今文。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之人渐多。后三家诗亡,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