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

ID:17557575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3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_第1页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_第2页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_第3页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_第4页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之古代戏剧对比——《牡丹亭》(明)与《西厢记》(元)解读元代文学•文人地位低下: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诗文几无大家,但出现了一批少数民族诗人,散文和小说也基本沿袭唐宋,缺少创新,乏善可陈。•新兴的戏曲特立独秀,被后世以“元曲”为名,与“唐诗”“宋词”并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南戏:《琵琶记》与“荆(《荆钗记》)刘(《刘知远白兔记》)拜(《拜月亭》)杀(《杀狗记》)”明代文学•前期寂寞,后期繁荣•诗文继续衰退•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

2、成为主导。汤显祖《牡丹亭》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清代文学•优秀的文言小说和长篇白话小说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清初戏剧也有佳作《桃花扇》、《长生殿》。•诗文体裁多样,作家众多,流派纷纭。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但与小说、戏曲相比,要逊色。《牡丹亭》——汤显祖(明)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

3、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作者汤显祖介绍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海若士,一说若士,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都作于作者晚年,被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是其得意之作: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出。取材于明人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明杂剧从元杂剧演化而来,具有如下特点:1、折数不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2、曲调不限(元

4、杂剧是一折一调)3、主唱不限(元杂剧全本一人演唱)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第9页共10页《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负盛名的剧本。内容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赞美了杜丽娘为追

5、求爱情从生到死,又因得到爱情起死还生的叛逆精神。汤显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戏曲家。在明代300年的剧坛上,没有一个戏曲家像他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汤显祖以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珍品,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牡丹亭》直接提出“情”作为创作的根本,并有意地把“情”与“理”对立了起来。《牡丹亭》所以比《西厢记》进了一步,就在于它主题并不单纯是爱情,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世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深刻地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在要求变异的时代心声。《牡丹亭》的故事梗概

6、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

7、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牡丹亭》的主题——情与理的冲突《牡丹亭记·题词》:“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

8、至也。……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隔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