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闻摄影记者.ppt.convertor

第11章 新闻摄影记者.ppt.convertor

ID:11579275

大小:15.55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第11章 新闻摄影记者.ppt.convertor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第11章 新闻摄影记者.ppt.converto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新闻摄影记者1第一节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构成2一.新闻摄影记者的政治素质新闻摄影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新闻摄影是一种传播活动,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反映着党的精神和人民的呼声。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提高政治素质,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贯彻到新闻宣传中,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真正承担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重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社会真实情况、人民群众内心的感受等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31.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理论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掌握上,摄影记者要想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拍出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照片,必须学习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会处理问题时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42.对国家政策、现状、命运的关注摄影记者在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修为的同时,更要结合实际,遵守国家的各种政策法规,关注国际风云变幻,熟悉国家当时的发展状况,关注国家发展的命运。在此基础上增强自己国富民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图片宣传的作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53.世界观针对同一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摄影记者们在拍摄时,对形象的选择、

3、主体表现、主题的表达等,无不体现着摄影记者的立场观点,这些立场观点最后集中体现在新闻照片的形象之中。新闻照片靠形象说话,通过形象表达摄影记者的思想、观点、意见、倾向等。因此,新闻照片饱含着摄影记者对客观世界、新闻事实的评价,是摄影记者世界观的体现6二.新闻摄影记者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从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通过认真负责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效益与服务,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职业活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中心位置,社会上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是通过一定的职业活动来获取其生存发展与人生价值的。但是决定人生真实价值的并不在于其职位的高低或能力的大小,而是决定于对其职业活动的认识实践,也就是对

4、社会的作用7三.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对新闻线索和新闻事件的敏锐的感知,是发现和鉴别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摄影记者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摄影记者没有新闻敏感,就发现不了新闻摄影题材,即使优秀的新闻题材、精彩的新闻现场出现记者面前,他也会视而不见。新闻敏感主要表现在摄影记者对视觉形象的特殊敏感、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瞬间的判断。8四.新闻摄影记者的艺术修养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深刻改变,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艺术要求也日趋提高。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9五.新闻摄影记者的文化素质读图时代的摄影记者的作用并不只在于拍摄图片,而是应该具备独立

5、完成标题制作、文字说明写作甚至是专题摄影报道的能力。在目前的报纸上,图片的文字说明大多简短,而且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对图片内容简单地介绍和补充,而专题摄影报道则是图文分开,由两人甚至多人参与报道。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的感悟和领会是不同的,图文由不同的人完成容易造成交流和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培养真正“能文能摄”的摄影记者显得十分必要。2002年7月,“第四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山杯)”的评选就是一个创新,它不像往常那样以一张照片成败论英雄,而是从捕捉典型瞬间、完成图文并茂的专题摄影报道和撰写学术论文等三个方面,评比新闻摄影记者的综合业务功力,促进新闻摄影记者沿着“图文双全”的轨迹全面提高自

6、身素质。10第二节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修养11新闻业走进读图时代之后,图片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在图片传播理念和机制并不成熟完善的情况下,图片传播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违背伦理道德的现象,娱乐摄影师被称作“拍拍垃圾”就是这一现象的明证。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发现图片传播伦理这一范畴包含着许多伦理悖论,某些问题还可上升至法律层面,可见其包容面十分广阔。12一.虚假照片与新闻摄影道德1.假照片现象综述2.假新闻照片的成因(1)新时期媒介自身的变革给了假照片以可乘之机(2)受众阅读接受心理是假新闻照片的广阔市场(3)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假照片的又一成因(4)摄影技术本身就存在着造假的漏洞(5)摄影师

7、主观意识的参与(6)最后,新闻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摄影记者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为新闻制造了大量的造假主体。3.案例分析:数字图像技术——异想天开的世界(1)西安水灾图片造假事件(2)《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造假事件13二.暴力图片传播与新闻摄影道德三.“拍照”与“救人”中的道德考量四.帕帕拉齐的新闻道德评价14第三节新闻摄影记者的法制修养15一.新闻摄影与肖像权、名誉权1.谨慎对待特殊人群的新闻摄影图片传播2.实施图片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