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

ID:11582496

大小:1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_第1页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_第2页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_第3页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_第4页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高中历史选修一 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选修一练习一、选择题1.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2.公元前7世纪,雅典农民埃斯庇罗斯不可能A.参加公民大会B.因欠债沦为奴隶C.入选长老会议D.参加反抗贵族的暴动3.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4.公元前8世纪后,工商业发展给雅典阶级关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A.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

2、隶B.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C.下层平民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斗争日趋激烈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相对缓和5.公元前8~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债务奴隶6.在财产等级制度下的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多而尽义务少B、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C、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少D、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7.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B、新兴工

3、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8.“解负令”的颁布使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奴役的对象,雅典非债务奴隶主要来源于A.国内平民B.破产的“六一汉”C.破产的农民D.奴隶市场和海外掠夺9.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10.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B.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11.在财产等级制度下,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脐身统治阶层行列的原因是A.出自贵族B.出身平民C.经济实力雄厚D.贵族权力被削弱12.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3.下图反映了雅典的A.手工业状况B.农业状况C.商业状况D.生产状况14.面对雅典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重点A.发展农工商业B.倡导节俭抑制浪费C.抑制粮食涨价D.改革

5、币制与度量衡制15.僭主政治的建立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C、削弱了平民的经济地位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l6.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的措施是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鼓励发展工商业C、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D、设立“四百人会议”17.雅典僭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的相同结果是A.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削弱了贵族的势力C.被民主政治所取代D.损害了平民的利益18.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平民公民共治B.奴隶主民主政治C.贵族专制政治D.平民民主政治19.克里斯梯尼改革A.巩固了氏族贵族的统治地

6、位B.建立在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基础上C.是对梭伦改革的批判和否定D.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形成20.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2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2、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7、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23、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其历史作用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B.使秦国成为七国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24、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25、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26、商

8、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27、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28、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