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

ID:32621308

大小:190.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_第1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_第2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_第3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_第4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一练习题1.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2.“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

2、的“他”是A.梭伦B.克里斯梯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3.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4.亚里斯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因为这次改革A.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B.在雅典实现了以法治国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D.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5.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

3、,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6.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7.(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

4、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是A.北方荒地开垦、人口增加B.平城成为著名商业中心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D.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9.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

5、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10.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11.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

6、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12.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13.“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1

7、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政府赋税中农业税与非农业税的比例是28:72北宋农业生产比较落后B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纪市场初步形成世纪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15.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

8、是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第8页(共8页)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6.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有一节“没有出场的角色”,他指出:在演出维新到政变的这一出历史剧的时候,还有一个没有出场的角色,他虽然还没有出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