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

ID:11588330

大小:5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_第1页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_第2页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_第3页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_第4页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策略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州市2010年论文评比论文封面论文题目:对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策略编排特点”的认识学科:小学数学作者:丁志根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联系电话:13685294796电子信箱:dzgen@126.com9对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策略编排特点”的认识摘要:解决问题策略单元的编排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在策略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的看策略单元,为策略而策略,而应该在十二册的教材中,全景的认识和把握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编排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和方法结构。关键词:策略、内容、过程、方法、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

2、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正确解读教材,在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系统研读后,发现在教材编排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内容上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尽管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以独立的单元形式从第二学段开始设置的,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设立的这几个专题单元,孤立地看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应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全景”中去整体认知与把握。1.交错渗透,整体构建苏教版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各册教材都能寻找到策略的生长点,策略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策略与策略之间交错编排,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体系。第一类是策略教学前的渗透。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教学

3、目标有这样的阐述:“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一目标的提出将解决问题的总目标依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具体化。一年级上册的“加法”教学中有这样一题:9这一题用表格的方式对应的呈现了各类条件和问题,渗透了列表整理的策略。教材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二年级的数学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中,让学生用不同的板拼一个相同的图形,渗透了替换的策略;二年级运用口诀求商时,渗透了倒推的策略;四年级运算律的学习和五年级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等内容都渗透了转化的策略……在学生单独接触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之前渗透、铺垫,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积累了丰富的

4、问题解决的活动经验,为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铺好了基石。第二类是策略与策略的交错编排。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学期出现了独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交错的。如五年级上册在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一一列举的策略时,也有列表策略的参与。(如右图)除了一一列举与画图策略交错编排外,其他的策略单元的编排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如在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到画图的策略;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问题时,又常常用到替换的策略……这样不同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交错使用,不仅对不同策略概括化的理解,而且增加了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感悟。第三类是策略教学后的巩固提升。策略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策

5、略意识的形成更需要在练习和实践中加深。为此,苏教版教材在每一策略单元教学后,教材都编排了相关的内容。如小数计算中涉及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画图的策略;9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经常用到一一列举的策略;六年级比例教学中会用到替换的策略。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并且在策略的提升时应与数学思想贯通。例如,“列表”的策略便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替换”的策略便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任何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终伴随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数学学习贯以始终的重要目标。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个人以为,唯有遵循“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

6、才能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素养。2.独立编排,螺旋上升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独立编排的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目标要求。(如下表)四年级上四年级下五年级上五年级下六年级上六年级下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倒推替换转化这几个常用的策略在编排时,各有特点,具体如下:一是列表和画图。这两个策略重在直观明了地帮学生整理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整体呈现出实际问题里的全部数学内容,呈现出数学信息的相互联系。当碰到信息复杂,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时,可以把这些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更便于思考。如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单元有这样一道例

7、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一题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就要知道现在的花圃与原来花圃的面积、长和宽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错综复杂,但只要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后,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就了目了然了。9可见,当碰到比较抽象、关系错综的问题时,可以运用列表或画图策略使题目更加条理化,进而理清解题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列举和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