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

ID:11630216

大小:1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_第1页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_第2页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_第3页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_第4页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必修二专题(一)一、选择题1.“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一一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段话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又是庚中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南京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后3.1913年张謇发表

2、《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上海开埠后,城市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煤气灯和电灯则使这座城市“亮”了起来。上海最早的煤气灯和马路照明电灯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租界。煤气灯和电灯这两样新事物是哪些重大事件的产物?A.两次鸦

3、片战争B.两次工业革命C.《南京条约》签订D.洋务运动开展5.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6.“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

4、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指A.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B.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C.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8.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时期是徽

5、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徽商在清末民初衰落C.清政府的压制导致了徽商的衰落D.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9.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凋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10.《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6世纪开始,铁制家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11.“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

7、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12.清乾隆年间黄霆在《松江竹枝词》中写道“满天霜雪尚鸣机,腊月寒纱价甚微。官税才输私债急,几曾裁剪作新衣”。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家庭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排挤C.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小农经济D.松江地区农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3.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8、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