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

ID:11679745

大小:2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_第1页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_第2页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_第3页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_第4页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与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海洋石油总医院放射科边晓[摘要]目的评价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DC)与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例胃癌患者进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和CT检查,并经胃镜和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肿瘤对胃壁浸润范围及早期胃癌的诊断、肿瘤的定性、黏膜显示、表面轮廓等,DC检查比CT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有无远处转移及术前分期,CT具有最大的优势。结论DC对胃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有一定的漏诊率。CT对远处转移及邻近器官浸润占优势,综合CT、DC检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胃癌的

2、诊断率,价值较高。[关键词]胃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的23.02%[1],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胃肠造影检查是发现、诊断胃癌的基本手段,对于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的肿块,以及对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病变的诊断,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由于CT技术的广泛应用,CT检查对胃疾病的诊断应用日益增多,该检查已成为继胃肠

3、道影检查后,胃肿瘤诊断手段的又一重要补充[2]。本文的宗旨在于综合应用影像学DC、CT检查为胃癌诊断提供客观有力的条件,收集近两年来本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20例,就CT、DC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以来因胃癌来院就诊病例20例,所有病例均行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2天后自愿行CT检查,确定瘤体及瘤周情况,本组资料4例为早期胃癌,16例为中晚期胃癌。1.2设备西门子R200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GEProspeedFⅡ螺旋CT扫描机。1.3检

4、查方法1.3.1胃肠道造影检查采用气钡双对比造影法。检查过程:患者空腹,先做胸腹部常规透视,接着用5ml温开水冲服产气剂3g使胃充气,随即在透视下分次口服医用硫酸钡200%(w/v)混悬液,投照常规位,转动合适体位并配合钡剂灌洗技术,以便显示黏膜相、双对比相、充盈相。发现可疑病灶时,摄取多体位、多时相、病变显示最清楚的影像照片。1.3.2CT检查进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过程:患者禁水禁食6h以上,检查前口服温开水1000ml使胃充分扩张,常规取仰卧位,先行CT平扫,扫描参数120kv,160mAs

5、,准直10mm,螺距1;然后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300mgI/ml),注射速率2.5~3.0mml/s,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肘静脉注射开始后分别于25s(动脉期)、65-70s(实质期或称门静脉期)、2-3min(延时期)进行三期扫描,采集全胃图像。扫描参数为120kv,140mAs,准直5-10mm,螺距1。1.4DC与CT分析检查腔壁线是否连续、柔软度,胃黏膜有无中断,龛影、钡斑滞留等。CT包括肿瘤侵及胃壁的厚度、强化的特点、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2结果2.1胃癌CT表现2.1.

6、1胃壁增厚大多数胃壁不均匀增厚约112~114cm,且增厚的胃壁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境界不清,当侵及浆膜层时轮廓外缘不规整(图1)。增强扫描胃壁动脉期轻中度强化18例,为高/中分化胃癌。不均匀强化2例,低分化腺癌。2.1.2软组织块影本组13例发现软组织块影,向腔内或腔外生长,表面凹凸不平,增厚软组织呈均匀强化(图2)。2.1.3肿瘤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当肿瘤破坏浆膜层及邻近组织器官时,胃腔轮廓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显示不清或消失,可见条状低密度区(图3),手术证实当胃壁增厚>2cm,且与周围组织分

7、界不清时,表明癌肿突破浆膜层及周围组织。2.1.4淋巴转移淋巴结扩散是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淋巴结增大说法不一致(8~15mm),根据本组经验总结认为,当淋巴结>10mm,应考虑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呈虫蚀状、囊状、周边密度高中心密度低及花瓣状(图4)、团块状增大而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2.1.5胃癌的远处转移癌肿易转移至肝脏、胰、双肾、横结肠和十二指肠,当腹腔种植转移至大网膜、肠系膜时,CT均能显示,腹水和淋巴结肿大是胃癌的主要征象。2.2胃癌的气钡双对比造影(DC)所见各型胃癌表现不一,其基

8、本表现:(1)腔壁线僵直,腔壁线毛糙,双边征等。(2)充盈缺损。(3)龛影。(4)胃腔狭窄或梗阻[3]。早期胃癌:20例中有4例,占20%,双对比造影显示胃小区、胃小沟破坏消失,胃壁僵硬,双边征,小龛影区有钡斑积聚,周围黏膜纹消失,中断或毛糙不平的突起(图5)。中晚期胃癌:20例中有16例,占80%,胃癌侵及肌层甚至浆膜层,故病区的胃壁蠕动消失,胃壁僵硬(图6)。肿块显示突出腔内的充盈缺损,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