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

ID:11687930

大小:1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_第1页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_第2页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_第3页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温递减率及焚风练习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材料一: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材料二: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天气预报中重要的参考指标。1.根据图中气温在10℃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A.15℃B.25℃C.30℃D.35℃2.一学校地理实验小组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4A.35℃B.25℃C.40℃D.5℃3.通过上述实

2、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ycy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读下图回答4—5题。学科网4.若d点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学科网的温度为10℃,c点温度为30℃,则背风坡与a点相同高度的点气温最可能为学科网A.35℃B.30℃学科网C.25℃D.34℃学科网5.根据材料

3、的叙述可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坡为迎风坡学科网B.bc坡为迎风坡学科网C.两个坡均有可能为迎风坡学科网D.无法判断学科网焚风效应是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6—7题。46.气流越过山顶后按干绝热变化,气流在④处的温度比在①处的温度大约高A.7.5℃B.9℃C.12℃D.15℃7.下列地理现象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A.云南怒江谷地山麓地带出现热带

4、、亚热带稀树草原B.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C.美国中部草原地区的沙尘暴问题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8.问题探究: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左图所示。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右图。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

5、两地的气温。(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4(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1.D2.A3.C4.A5.A6.A7.D8.⑴A:22℃ B:28℃⑵1000米 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⑶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较晴朗⑷海拔较高,空气越稀薄,虽然太阳辐射较强,但空气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

6、热量少,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⑸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世界:如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