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风效应简介.doc

焚风效应简介.doc

ID:59210312

大小:16.0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0-30

焚风效应简介.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焚风效应简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焚风效应简介当湿空气越过高山时,常在山的背风坡的山麓地带形成一种干燥高温的气流,称作焚风。空气在沿山坡运动时,可以把它看成是在做垂直运动,空气的这种运动过程常常是绝热进行的,即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1℃,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1℃,当它上升到凝结高度以后,水汽凝结时会释放出一部分潜热,使得空气每上升100米降低1℃改变为降低0.6℃,这样就为焚风的形成构成了有利条件。例如:有一气流,要翻越一座高度为4000米的山脉,假定其越山前温度为15℃,凝结高度为1000米,由于在凝结高度以下空气每上升100米降低1℃,凝结高度以上,每上升100米降低0.6℃,那么这块空气到达山顶时将会变成-13℃。

2、如果凝结出的水汽完全降落到了山前,在空气翻山后,就成为了干燥的气团。在无水汽的影响下,气流到达山底时,将会因每100米升高1℃而变成27℃的干热风。我国境内高山峻岭很多,常可见焚风现象。焚风强烈时,能使农作物枯萎,甚至引起森林火灾。在山区,有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在高山背风坡的山麓地带形成一股干燥而炎热的下沉气流,使农作物干枯或者死亡,甚至还能引起森林火灾,气象上称这种气流为焚风,称这种现象为焚风现象。焚风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玻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已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这股又干又炎热的气流便是焚风。

3、有一潮湿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为15℃,越过一座相对高度为4000米的山脉。如果水汽的凝结高度为1000米,在凝结高度以下,气流上升其温度逐渐降低,每上升100米,约下降1℃(气象学上称之为干绝热递减),当气流升到1000米时,这时空气温度只有5.0℃。以后再上升,因水汽凝结要放出潜热能,上升气流温度降低将减慢,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湿绝热递减)。这样气流升到了4000米处,其温度降为-13.0℃。当上升气流中水汽大部分或全部凝结并降落在山的迎风面以后,便成为比较干的空气,它在山脊的背风面按干绝热递增率下沉增温,即每下降100米大约要升高1.0℃。所以当气流下沉到山谷时,

4、它的温度可达27℃(即-13.0℃+40.0℃=27.0℃)。它比迎风面上同一高度处的温度增高了12.0℃,加之此时空气干燥,气流就变成了干热气流,这种干热气流也称为焚风效应。我国境内高山峻岭很多,不少地方会出现焚风现象,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海拨高度相差1000米以上,当气流越过太行山下降时,石家庄地区常出现焚风效应,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偏高10.0℃以上,有时比离山麓较远的东南部市县(无焚风效应地区)要高出10多度。焚风在世界很多山区都能见到,但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苏联的高加索最为有名。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

5、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经常发生火灾。强烈的焚风吹起来,能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焚风有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益处。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要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